經歷了近三個月的向下調整后,白酒流通和銷售出現回暖現象。
隨著8月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上漲0.3%,南都灣財社-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部分經銷商和線下銷售終端出現銷售回暖跡象,8月的銷售額和出貨量,環比7月大幅提高。與此同時,包括貴州茅臺等白酒企業反映,8月動銷情況出現明顯回升。
業界認為,“中秋-國慶”旺季再度來臨,以及酒價的進一步下探,是白酒動銷回暖的重要因素。在近期多因素影響下,白酒行業或出現動銷改善,但行業整體仍在深度調整中,存/縮量博弈狀況并未改變。
不過即使行業真正回暖還有一段距離,但最近一個多月時間,白酒板塊也呈現了反彈的走勢。
第二季度整體深度調整,“拉低”半年報表現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此前報道,今年白酒半年報體現出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階段,20家(不包括順鑫農業)披露半年業績的白酒上市公司,6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增,1家虧損同比收窄,剩下13家均是業績“雙降”。
從單季度業績來看,大部分酒企上市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是同比下降。
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后了解到,除了珍酒李渡未分季度披露業績外,今年第二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僅為貴州茅臺和天佑德酒,五糧液與去年同期持平,山西汾酒營收增加,舍得酒業、老白干酒和*ST巖石則是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他企業均業績“雙降”。
其中頭部酒企方面,洋河股份持續調整,業績雙位數下跌,古井貢酒從兩位數增長轉為兩位數下滑,僅是相差一個季度。準百億和主流酒企方面,過去幾年大幅增長的今世緣、迎駕貢酒均呈現雙位數下滑;業績增幅緩慢的口子窖、伊力特同樣也出現同比雙位數下降的情況。
實際上,第二季度業績下滑,也是白酒行業從“狂飆”回歸“正常”的表現。
據了解,每年第二季度是白酒企業的“典型淡季”,清理渠道庫存、產品訂貨招商和旺季做準備的季度。但是過去幾年白酒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時,酒企的第二季度成了業績“沖量”以及同行比拼的時期。一般而言,白酒企業第一季度業績通常是為上半年以及全年業績打下基礎,而第二季度數據的作用更多是對半年報的數據報表“錦上添花”。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自從今年白酒持續深度調整后,第二季度的“淡季效應”再度“回歸”,由于渠道持續高庫存,白酒企業采取的“壓貨”“提前打款”等措施普遍“失靈”。對此,部分白酒企業披露,第二季度的主要策略系“渠道紓困”,包括洋河股份、今世緣、舍得酒業和酒鬼酒等,都對外披露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系“主動調整業績增速”所致。
與此同時,第二季度政策層面調整是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例如今年5月中旬發布的“禁酒令”,公務接待用酒場景消失,部分商務接待受到影響,這一政策引起了酒行業的“觀望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市公司業績表現。
根據南都灣財社記者此前報道,受政策因素疊加淡季因素影響,過去帶動白酒動銷的商務接待,不論是舉行頻次還是產品消費價格帶,相比去年進一步減少,尤其是5、6和7月,有經銷商向南都灣財社記者反映,高端酒出貨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超7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商務接待大幅減少。
另外,消費場景變化也是影響酒企業績的重要因素。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了解,部分白酒企業在半年報中也提到,消費場景變化是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受阻的重要因素,例如今世緣、水井坊,這兩家公司均表示,今年上半年部分商務接待場景消失、宴席渠道減少等,一定程度上給中高端產品銷售帶來阻力。
酒水銷售好轉動銷反彈,但難趕上去年同期
不過,相比第二季度以及七月份的行業“冷清”,8月開始白酒行業出現銷量反彈現象。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此前報道,今年多家酒企表示8月動銷回暖。貴州茅臺方面表示,隨著傳統雙節臨近,8月環比6、7月份,市場終端動銷有所回暖,8月底以來至今終端動銷環比增長顯著,市場態勢有望進一步向好。
另外,在南都灣財社記者走訪過程中了解到,部分酒水終端和經銷商在8月出現銷量大增的跡象,其中次高端和大眾價格帶產品的出貨量對比往年同期大增。
實際上,8月白酒銷量回暖主要與部分消費場景增加有關,例如升學宴和喜宴增加,用酒量也隨之提升;與此同時,“中秋-國慶”消費旺季,使得人們宴請和送禮的需求大增。
不過,南都灣財社記者還注意到,今年多款酒水價格尤其是高端產品持續下降,是酒水消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根據多個線上酒水批價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多款白酒批價呈現波動下調,包括飛天茅臺、五糧液、君品習酒和國窖1573等多個產品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南都灣財社酒水新消費指數產品最新一期《灣區酒價》顯示,多款千元價格帶及高端價格帶產品持續下降,有部分產品甚至跌至與批價相近。
業界分析認為,由于行業處于“清庫存”階段,“價格倒掛”現象持續存在,經銷商為回籠資金被迫降價出貨,短期內加劇了市場價格波動。不過,價格下調也加速白酒渠道消化的進程,包括旺季下產生的宴席和送禮等傳統消費場景大增,最終帶動了白酒需求回暖。
不過,本輪反彈要“填”今年早前深度調整的“坑”,行業并未抱樂觀態度。業界認為,白酒市場整體處于下滑趨勢,并有可能不及去年同期水平,目前動銷回暖更多是此前月份消費需求被壓制后的反彈,并非市場有真正的新增量。
多家券商預計,在目前渠道庫存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耗完畢的背景下,“中秋-國慶”旺季的主要任務依舊是去庫存,除了少部分頭部產品外,經銷商對提前打款拿貨以及回款會偏謹慎。
其中,民生證券研報認為,當下動銷逐步走出最差時點,但仍未恢復到此前水平,預計今年中秋國慶旺季仍有雙位數以上下滑、市場對此已有一定預期。
國泰海通食飲研報認為,消費環境壓制行業需求,5月“黑天鵝”加劇調整幅度,行業加速去庫。“我們認為存量競爭環境中行業份額邏輯持續演繹,酒企選擇擁抱產品創新、渠道變革以尋求增量,部分高端酒通過持續平衡渠道以維系收入增長,酒企實際回款表現弱于報表收入”。
資金“押寶”白酒反彈,板塊已漲一個多月
即使行業在旺季的回暖屬于階段性回調,但白酒板塊卻迎來了一個多月的反彈。
同花順白酒指數顯示,8月1日開始白酒板塊啟動了大幅度回調的行情,該板塊從約2876點一路上行,截至9月16日收盤,板塊收盤為3232.97點,累計漲幅達12.32%,其中8月26日一度觸及3351.04點。南都灣財社記者還注意到,雖然現階段白酒板塊的指數與去年11月超3940點的階段性高位仍有一段距離,但是相關指數已顯著高于去年同期,去年的8至9月,白酒指數處于2400點做左右的低位徘徊。
以8月1日至9月16日為區間計算,多只白酒成分股出現大幅上漲。其中,今年上半年業績已跌入白酒上市公司倒數第四的酒鬼酒,股價累計漲幅已達52.83%;第二季度自稱“業績改善”的舍得酒業,累計漲幅達32.23%;金徽酒為20.97%;*ST巖石為14.44%。另外白酒龍頭方面,古井貢酒、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累計漲幅分別為22.35%、16.42%和12.65%。
資金對白酒板塊的看好,也被業界看作出現拐點的信號,但事實上,在目前白酒市場不斷向頭部集中的趨勢中,這種拐點效應或更早在名酒和龍頭企業身上得到體現。
酒業評論人肖竹青認為,今年下半年或迎來拐點,中秋、國慶旺季或成為名酒價格筑底反彈的窗口期。酒類行業分析師蔡學飛也表示,除了頭部名酒下半年可能迎來筑底弱反彈,整個白酒行業談論見底可能“還為時尚早”。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白酒行業今年二季度的基金持倉占比已經降至2017年的水平,處于歷史估值相對低位,“市場預期中期行業景氣改善時酒企將呈現出成長性。”
廣州一名證券分析人士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這一個多月的白酒股反彈上漲,更多是“牛市”之下市場資金“情緒高漲”所帶動,相比部分被“炒高”的熱門概念,目前白酒板塊目前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較高,“只要有資金‘殺入’,一些盤子小或股價較低的個股就能大漲,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的景氣度恢復了”。
根據此前《中國酒類市場景氣指數》(試運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酒類市場景氣指數為47.14,其中白酒景氣指數為44.58,這一數據表示,行業是處于“微弱不景氣”區間。雖然下半年白酒行業采取低度化、擁抱即時零售等方式試圖對沖深度調整,但目前尚未見成效。
對于今年剩余時間,白酒旺季有何表現,并將如何應對深度調整,南都灣財社-酒水新消費指數課題組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