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北交所官網披露關于廣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森合高科”)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公司就超產能和環保的合法合規性、貿易商銷售及關聯銷售真實性、募投項目的合理性及產能消化能力等方面情況作出說明。
資料顯示,森合高科成立于2011年,專業從事環保型貴金屬選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環保型貴金屬選礦劑及副產品硫酸銨。
業績方面,報告期(2022年至2024年),森合高科營業收入分別為3.02億元、3.46億元、6.2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05.55萬元、5606.93萬元、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森合高科高度依賴單一產品。報告期各期,公司生產的環保型貴金屬選礦劑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97.09%和95.32%。
北交所問詢函指出,2024年1—9月,森合高科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27%。對此,北交所要求森合高科結合新增產能的批復投產情況,說明產能利用率計算的準確性、超產行為的合法合規性,是否存在被行政處罰的風險。
森合高科回復稱,公司報告期內曾存在超過環評批復年產能生產的情況,截至本問詢函回復出具之日,公司已針對超產能情況完成擴產項目的環評批復與驗收手續,前述超產情形已整改完畢。此外,森合高科強調,公司各期超產比例均小于30%,不構成《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所規定的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情形,且未導致污染物超標排放。
另需注意的是,北交所關注到,報告期各期,森合高科貿易類客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01%、41.95%和42.16%。其主要貿易商客戶大連君盛、昆明賽銘克、新鄉山之陽(森合高科前股東控制公司)等參保人數均為0,無實繳資本信息。
森合高科解釋稱,貿易類客戶的交易規模與其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不存在直接對應關系,其注冊資本及實繳資本較低符合行業慣例。而參保人數低主要是因為上述貿易商通常在收到下游客戶訂單后,再向公司下采購訂單,由公司根據貿易商訂單約定將貨物直接運抵其指定終端客戶處。在此情況下,公司貿易商通常并不負責大量提前備貨,且無需承擔貨物的倉儲、發運等職責,人員需求量相對較低。
此外,森合高科透露,上述貿易商的業務開展主要依賴于其長期建立的原有客戶資源體系,憑借豐富的客戶、渠道資源來爭取具體業務訂單,加之其業務開拓主要局限于當地,主要由貿易商客戶的企業負責人負責主導下游客戶開發活動,因此業務開拓活動需要的人力較少,且存在一定的社保繳納不規范情況,所以,企業參保人數與貿易商客戶的經營規模不存在直接關系。
來源:讀創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