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在定增市場的表現頗為亮眼。隨著市場回暖,公募八成以上的定增項目實現了浮盈,部分基金在單個定增標的上的浮盈突破千萬元,亦有個股因股價大幅攀升帶來可觀的浮盈比例。
業內人士分析,監管支持、市場實踐與投資需求的多重共振,使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組案例不斷涌現,為公募基金進一步挖掘行業整合與困境反轉機會提供了新的空間。
年內公募參與定增
浮盈超八成
截至9月10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參與的定增項目整體表現不俗,超過八成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浮盈。從浮盈金額來看,一批明星項目成為基金收益的亮點。對比定增價格與當前股價,部分產品的浮盈已達到500萬元以上,個別甚至突破1000萬元。
典型代表是迪哲醫藥,該公司定增價格為43元,目前股價已攀升至73.11元。由于股價漲幅可觀,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朱雀產業臻選、鵬華匠心精選等多只基金在該項目上的浮盈已經超過1000萬元。此外,朱雀企業優選、博時醫療保健行業、諾德價值優勢、鵬華醫藥科技、朱雀企業優勝、鵬華優質治理、鵬華優選成長等產品,也在迪哲醫藥以及其他定增標的上實現了超500萬元的浮盈。
此外,芯原股份、步科股份、南山智尚、*ST松發等公司也為公募基金貢獻了不小的浮盈。以易方達裕豐回報、鵬華碳中和主題、易方達新收益、易米遠見價值一年定開等基金為例,單個項目浮盈亦超過500萬元。整體來看,定增項目的金額收益為基金產品的凈值增長提供了實質支撐。
成長性標的貢獻高回報
若從浮盈比例來觀察,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參與的定增項目同樣表現亮眼,主要集中在成長性標的。不少個股的股價漲幅顯著,使得基金持有的定增籌碼相較于買入成本高出不少,盈利幅度明顯。根據統計,截至9月10日,定增項目中浮盈比例靠前的個股包括晶華新材、樂山電力、芯原股份、星云股份、中鎢高新等。
其中,晶華新材被興證全球基金旗下多只產品集中持有,最新股價相較定增價漲超200%。隨著股價攀升,基金整體浮盈比例處于較高水平。樂山電力則是華夏磐潤兩年定開基金的定增標的,最新股價相較定增價漲超100%,當前持倉同樣處于可觀盈利區間。芯原股份被易方達基金、諾安基金、國泰基金旗下的產品持有,最新股價相較定增價格也漲超100%。
滬上一位基金評價人士分析稱,基金在定增市場的布局并不僅僅體現在絕對金額的收益,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個股成長性的把握實現高比例的回報。公募基金在選擇定增標的時,既需要注重資金安全墊,也要兼顧潛在成長空間,才能為產品業績提供多維支撐。
定增市場需求穩步回暖
財通基金表示,2025年上半年,A股公司并購重組潮涌。證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超140單,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從定增市場熱度來看,上半年發行需求明顯回暖。競價類定增項目平均折扣率為88.82%,顯著高于去年的85.08%,折扣水平亦處于新規實施以來的較高位置。同樣,競價類項目追加比率大幅下降,由去年的20.62%下降至6.06%,在上半年發行的33個競價項目中,僅有2個出現追加。從綜合折扣率和追加比率可見,上半年市場定增投資的熱情和參與度都相對較高,需求情況良好。
開源證券研究所中小盤組組長周佳分析,本輪并購重組市場在政策引導和市場實踐兩端均呈現顯著創新,推動行業由數量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從政策端看,出現了四個新變化:一是窗口期更長,二是支持力度更大,三是政策導向更清晰,四是參與主體更多元。從市場端看,也有三個新趨勢:一是并購類型轉變,二是并購標的創新,三是交易方案創新。
周佳指出,活躍的并購重組為A股二級市場帶來結構性機會。中長期來看,值得關注的方向包括:行業龍頭主導的產業整合、央國企并購重組主題以及困境反轉企業機會。
不過,機遇往往伴隨著挑戰。周佳表示,投資者需深入分析標的資產質量、協同效應及整合方案的可行性,對過高業績承諾保持警惕,理性評估風險,爭取在這輪并購重組浪潮中捕獲真正有價值的長期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