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低調的昆侖芯,估值正被重新討論。
中銀國際在最新研報中提出,寒武紀(688256.SH)A股市值達800億美元,其他部分國內GPU公司在港股上市預期估值300億-1000億港元,昆侖芯估值應該處于這個區間的頭部。
這家前身為百度(09888.HK;BIDU.NASDAQ)芯片及架構部的芯片公司,正迎來出圈機會。近日,在中國移動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計算設備(推理型)集中采購項目中,基于昆侖芯的AI服務器產品,在標包1、標包2、標包3中分別拿下70%、70%、100%的份額,三個標包均排名第一,中標訂單規模達十億級。
這場總金額超過50億元的集采,是下半年最受關注的算力采購項目之一。六個標包被分為兩類:前四個為類CUDA生態設備,總含稅價超17億元,由中興通訊、新華三、浪潮等三家傳統服務器廠商中標;后兩個為CANN生態設備,總含稅價約34億元,由河南昆侖、華鯤振宇、長江計算、寶德計算機、軟通計算機、華啟智慧等多家昇騰算力廠商中標。
集采背后,行業看到的并非只是份額之爭。長期以來,昆侖芯主要只給百度使用,而受限于百度大模型的能力,外界對它的感知不太高。中銀國際研報認為:“基于市場調研的反饋,昆侖芯在諸多方面已達到甚至超越行業不少頭部企業,尤其是在CUDA兼容方面?!?/p>
此次拿下運營商大單,顯示昆侖芯在商業化路徑上取得進展。市場也將其置于“國產AI芯片第一梯隊”的討論。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身處競爭激烈的AI芯片賽道,昆侖芯在生態建設和市場擴張方面仍面臨挑戰。
生態建設仍顯不足
與多數創業公司不同,昆侖芯的起點是大公司孵化。其前身是百度智能芯片與架構部,2018年,百度在AI開發者大會上首次公開“昆侖芯”。該芯片基于百度公司此前八年的CPU、GPU和FPGA的AI 加速器的研發。
三年后,百度將該業務獨立出來,成立昆侖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芯片首席架構師歐陽劍出任CEO,首輪融資由CPE源峰領投,IDG、君聯資本、元禾璞華等跟投,公司估值約130億元人民幣。
獨立之后,昆侖芯經歷了多輪融資。目前,百度仍然為昆侖芯第一大股東,持股59.45%,北京昆侖傳奇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天津九章昆侖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約4.61%和3.57%。
在技術路徑上,昆侖芯自研XPU架構,并經過多代迭代。
半導體資深專家、電子創新網創始人張國斌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昆侖芯2代搭載新一代XPU-R架構,整數精度(INT8)算力達到256 TeraOPS,半精度(FP16)為128 TeraFLOPS,最大功耗僅為120W,其可編程性國內領先,支持C和C++編程,高度集成了ARM CPU算力,并支持硬件虛擬化、芯片間互聯、視頻編解碼等功能。
目前,昆侖芯已迭代三代。蓉和半導體咨詢CEO吳梓豪向時代周報記者稱,其與昇騰、寒武紀等可并列中國AI芯片的第一梯隊。
ID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GPU市場數據,英偉達以7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華為昇騰以 23%的銷量份額位居第二,而在具體出貨量方面,英偉達出貨190 萬片,華為昇騰64萬片,昆侖芯6.9萬片,天數智芯3.8萬片,寒武紀2.6萬片,沐曦2.4萬片,燧原1.3萬片。
在業內看來,昆侖芯與百度飛槳深度綁定,在百度搜索、小度等業務中被大規模部署,穩定性和應用優化經驗得以驗證積累。今年2月,百度智能云宣布“點亮”昆侖芯三代萬卡集群,并計劃擴展至3萬卡。該集群采用昆侖芯P800芯片,據介紹,其顯存規格比同類主流GPU高出20%—50%,在MoE架構的支持上更為友好。
不過,生態建設仍是昆侖芯面臨的考題。張國斌指出,昆侖芯正在積極拓展與其他AI框架和平臺的兼容性,如與DeepSeek等大模型的適配工作也在推進中。但在更廣泛的AI框架和平臺兼容性方面,相較于昇騰等廠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在一些新興的AI應用場景和小眾框架的支持上,可能不如昇騰等廠商全面。
“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投入,吸引眾多開發者逐步加入,從而為新進入者制造準入門檻。目前,昇騰(CANN)生態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具備一定優勢。”吳梓豪表示。
市場擴張存不確定性
對國產AI芯片廠商來說,英偉達是個無法繞過去的競爭因素。而華為昇騰、海光信息(688041.SH)、寒武紀、昆侖芯等玩家也正試圖追趕。
在生態上,國產AI芯片廠商自研及兼容策略,加快突破英偉達CUDA 的生態壁壘。由于目前英偉達在國內AI芯片市場仍占據主導地位,國產化替代存在巨大空間。
“預計2025年國產AI芯片會加速擴張,主力包括大型互聯網企業自研ASIC以及本土AI芯片供應商。”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龔明德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預期在AI國產化政策的鼓勵下,國產AI芯片采用比例將大于6成,這一趨勢將同時體現在AI訓練和AI推理應用上?!?/p>
對于昆侖芯而言,此時拿下中國移動的集采份額,實現在運營商領域的一次突破,或也為商業化路徑找到新可能。
張國斌認為,昆侖芯早期主要依托百度內部的業務需求進行技術驗證和產品迭代,如在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業務中部署數萬片。此后逐步擴展到互聯網、金融、工業制造、智慧交通等行業。如今,通過中標運營商項目,昆侖芯正在進一步擴大通信行業的市場份額,并借此在更廣泛的客戶群體中建立品牌影響力。
這次中標中國移動十億級項目,將為昆侖芯帶來直接的營收增長。張國斌根據項目規模和中標份額估算,預計該項目將為昆侖芯帶來數億元甚至更高的收入。
此外,隨著昆侖芯在其他行業的持續拓展和產品落地,其營收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快速增長。例如,昆侖芯的P800加速卡等產品在多個行業中的應用,以及其與中電港等核心分銷商的合作,將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和營收規模。
不過,國產AI芯片產業的擴張并非沒有前提條件。龔明德提醒,未來3-5年AI芯片市場有望實現翻倍增長,但仍需持續觀察整體AI供應鏈上下游(如上游投片、CoWOS封裝、HBM 等)自主化的準備速度而定。
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指出,(昆侖芯)未來可持續性取決于兩點:一是能否持續獲得互聯網企業及行業客戶訂單,二是能否確保供應鏈與成本控制能力。
英偉達方面,黃仁勛則在此前的第二財季業績會上透露,除H20芯片外,未來將Blackwell架構芯片引入中國也具備“現實可能性”。
此前有消息稱,英偉達正在為中國市場開發基于Blackwell架構的定制版AI芯片B30,性能將達到原版的80%。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伯恩斯坦預測,B30的出貨量將在2025年達到400K600K。
是否撕掉百度標簽?
關于昆侖芯的未來走向,中銀國際認為,單獨分拆是必然事件,最簡單做法是百度直接分紅昆侖芯股份。一方面,百度為規避制裁風險,需要將芯片業務獨立出去;另一方面,獨立分拆有助于昆侖芯被其他互聯網公司采用;也有助于其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合理的估值,吸引更多資本注入,加速自身發展。
但有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方法論來看,百度只是投資人,(昆侖芯)就是獨立企業,不存在“分拆”步驟。
時代周報記者就昆侖芯獨立運營以及與百度的綁定問題致函昆侖芯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得對方回復。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單獨分拆或是指“分拆上市”。在研發高投入階段,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且難以盈利,分拆上市可以引入外部資本,從而減少自身過多投入資金,上市后還可以減持收回部分投資。
從行業對比來看,國產AI芯片企業正迎來“上市潮”。
目前,國產AI芯片的主要參與者包括華為海思、百度昆侖芯、寒武紀、海光信息、壁仞、沐曦、燧原股份、天數智芯、摩爾線程、阿里巴巴平頭哥等廠商。其中,寒武紀、海光信息已率先上市,壁仞、沐曦、燧原股份、摩爾線程已啟動IPO輔導。百度昆侖芯若選擇上市,也將順應這一趨勢。
“如果昆侖芯完成獨立分拆,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采購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加?!睆垏笾赋?,昆侖芯在性能和兼容性方面表現出色,尤其是在CUDA兼容方面,這對于需要高性能計算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山西證券研報顯示,頭部互聯網廠商正逐步推進國產芯片的規模化采購,百度、阿里、騰訊、字節等廠商正不斷增加國產AI 芯片的采購。
張國斌認為,昆侖芯可以根據不同互聯網公司的具體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和優化,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丁少將分析稱,百度分拆昆侖芯的概率較高,獨立實體可更靈活應對國際供應鏈波動,可以消除其他互聯網企業合作顧慮,加速生態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