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能源、光伏等新興產業設計騙局;謊稱與知名企業、高校合作;打著國家政策旗號炒作“高大上”的概念……近日,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宗借投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之名,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犯罪的典型案例。該案中多種新型詐騙手段欺騙性強、波及范圍廣、社會危害嚴重。對此,相關監管部門需從項目審核、資金監管和違規打擊三方面精準發力,強化項目準入與真實性審核,推行募集資金銀行托管機制并跟蹤資金使用,防范挪用風險;加大對虛假宣傳、高回報承諾等行為的查處與曝光力度。投資者也需增強風險意識,主動核實企業及項目信息,理性分析盈利模式可行性,警惕脫離實際的高收益宣傳,避免盲目跟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