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喬宇
根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8月27日消息,工信部近日印發《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衛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基礎設施、產業供給、技術標準、國際合作等綜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手機直連衛星等新模式新業態規模應用,發展衛星通信用戶超千萬,推動衛星通信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強調,支持電信運營商通過與衛星企業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軌衛星應用潛力,推動手機等終端設備直連衛星加快推廣應用,為廣大地面移動通信用戶提供基于衛星的話音、短消息業務。鼓勵電信運營商依托低軌衛星互聯網,在話音、短消息業務基礎上拓展高速數據服務,促進信息基礎設施天地融合發展。
主要電信運營商
均有部署
目前來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聯通”)三家主要電信運營商均已布局衛星互聯網業務。
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待取得相關運營資質后,公司將及時面向社會開放手機直連衛星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移動旗下“中國移動01星”“‘星核’驗證星”兩顆天地一體低軌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其中“中國移動01星”搭載支持5G天地一體演進技術的星載基站,是全球首顆可驗證5G天地一體演進技術的星上信號處理試驗衛星;“‘星核’驗證星”搭載業界首個采用6G理念設計、具備在軌業務能力的星載核心網系統,是全球首顆6G架構驗證星。
依托我國自主建設的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中國電信于2023年9月份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攻克星地異構組網、衛星通信技術體制優化、信息傳輸信道重構、多天線波束集成、芯片功能集成和小型化等關鍵技術難題,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并于2024年推出“汽車直連衛星”服務。
今年5月份,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衛星通信分公司與老撾通信有限公司(ETL)簽署天通衛星落地老撾合作協議,天通手機直連衛星業務正式“出海”。
近期,中國聯通“聯通星系”四顆低軌衛星在山東日照附近海域成功發射入軌。其中聯通星系01星—03星為低軌物聯通信衛星,聯通星系04星則有著特殊意義,為國內首顆具備3GPP窄帶物聯通信能力的低軌衛星。中國聯通旗下的數智星通(山東)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份成立,經營范圍為衛星技術綜合應用系統集成。今年4月份,中國聯通與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攜手攻克智能網聯、衛星通信等關鍵技術,實現衛星通信與車聯網的深度融合,助力天地一體化網絡的構建。
網絡建設成本高等挑戰
仍待攻克
“要想實現天地一體化網絡的商業閉環,需要盡量復用地面移動通信產業鏈,因此手機直連衛星是主流業務方向。目前來看,手機直連衛星的寬帶業務發展,還存在三大挑戰,分別為星地網絡架構差異協同難、網絡建設成本高以及衛星網絡的性能較地面網絡有較大差距。”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為了解決星地網絡架構差異協同難的問題,中國移動以構建高效靈活、動態實時的星地協同能力為目標,以星地深度融合的天地一體網為目標網絡,推動衛星和地面全方位融合;為了降低衛星互聯網網絡建設成本,中國移動提出了天地一體網(STCN)創新技術體系,使得星地融合的天地一體網所需的衛星數量縮減至衛星獨立組網的一半,單星成本下降10%;針對衛星網絡部署風險大、測試成本高、運營難度大的問題,中國移動正在打造“星地智生一體化數字孿生系統”,可高精度模擬衛星運行狀態、與真實衛星同步“虛實互動”、將硬件設備接入虛擬環境測試,預期實現系統在衛星組網多個階段的顯著突破。
“在我國通信行業發展進程中,三大運營商在1G至5G時代更聚焦地面移動通信領域,與衛星互聯網產業在技術體系、產業布局、協議標準及客戶群體上長期分立。這一格局將在6G時代迎來根本性轉變,天地一體化網絡與全球無死角覆蓋的實現,決定了發展衛星互聯網成為三大運營商的戰略必選項。”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通信及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產業協作視角看,三大運營商參與低軌衛星星座運營,將為衛星企業帶來關鍵助力。憑借龐大的個人用戶基數、穩定的政企客戶資源及成熟的銷售渠道,運營商可顯著加速低軌衛星星座的商業化進程,推動其從技術落地向市場應用快速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