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等多家網約車平臺集體發布降低抽成通知,其中,滴滴出行、T3出行將最高抽成降至27%,曹操出行則降至22.5%,引發關注。
網約車平臺包括聚合平臺作為提供信息和服務的中間方,會從乘客支付的費用中抽取一部分作為自己的收入,這就是抽成,也叫“傭金”。抽成比例直接關系司機收入,也影響服務質量,受到各方關注。自2022年年初開始,交通運輸部持續推進網約車行業抽成“陽光行動”,網約車平臺的平均抽成比例逐步下降。
此次下調抽成比例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交通運輸部門多次強調要保障司機合法權益,降低過高抽成。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多地監管部門就抽成問題屢屢約談網約車平臺,明確要求合理設定抽成比例,保障司乘合法權益。例如,南京明確提出,各網約車平臺公司與聚合平臺總抽成不超過30%。
市場競爭壓力也促使平臺作出改變。網約車市場競爭激烈,司機成為各平臺爭奪的關鍵資源。過高的抽成、擁擠的行業使得司機收入減少,部分司機選擇離開平臺,甚至離開網約車行業。平臺降抽成,有助于增強自身競爭力。
從實際效果看,平臺降低抽成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司機收入,受到司機普遍歡迎。但也要看到,改善司機體驗、保障司機權益還需從更多維度同時推進,如完善派單機制、優化收入構成等,否則,降低抽成的效果可能被其他因素抵消。
一方面,要規范有序競爭。為爭奪用戶和市場份額,頭部平臺大力度推廣“特惠單”“一口價”“隨心接”等接單模式,其本質仍是“價格戰”。不少司機被迫“應戰”,“特惠單”和“一口價”收入僅能覆蓋司機駕駛成本,但如果司機不接收特惠訂單,派單量會明顯減少。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服務質量下降,激化司機和乘客之間的矛盾。長期低價無序內卷,將影響行業健康發展,損害各方利益。目前,西安等地已開始叫停網約車“一口價”,相信后續會有更多地方跟進,網約車平臺應以此為契機,規范有序競爭。
另一方面,要公開透明運營。長遠來看,建立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機制,比短期抽成調整更重要。這要求平臺進一步明晰抽成計算方式、派單邏輯、溢價規則,禁止“大數據殺熟”“差別化派單”。優化派單機制,避免出現訂單分配不合理的情況,確保每個司機都有公平獲得訂單的機會。
完善獎勵機制,除了沖單獎,還可以設置多維度獎勵,如服務質量獎、綠色出行獎等,激勵司機提升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