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歐洲大陸,迎戰結果如何?
近期正在歐洲調研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新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德國經濟二季度的萎縮幅度超過預期,目前看,歐洲“經濟火車頭”要擺脫困境,今年恐怕無望,疊加關稅影響,復蘇可能要等到2026年之后。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德國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3%,較7月預估下降0.1%的跌幅進一步下修。
綜合各方數據可以看到,德國支柱型產業汽車工業慘遭美國關稅政策波及。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基于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的最新研究,德國工業就業人數持續下滑,其中備受矚目的汽車產業領跌,此次下滑相當于德國汽車行業總就業人數的近7%,其中對美出口疲軟等成為重要因素,因為新關稅在核心市場抬高了準入門檻。
與此同時,法國則因2026年法國政府預算問題的政經挑戰,將在9月迎來大罷工。
趙永升對記者表示,更麻煩也更具有結構性的難題還在后面:面對15%的歐洲對美出口關稅,以及對美國工業品敞開的零關稅,歐洲產品特別是工業品的比較優勢正在下降,目前歐洲政界高層并沒有拿出應對之法,如在此條件下研判,關稅將繼續拖累歐盟經濟增長。
關稅重擊德國支柱產業
當前德國的進出口貿易中,美國是德國最大貿易伙伴,約占其總出口10%。
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文森特·施塔默的測算,新一輪美方關稅可能在未來兩年使德國對美出口減少20%至25%。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今年4月開始,歐盟對美國出口出現大幅下滑。此前在3月,歐盟對美國的出口飆升至近720億歐元的歷史高位,原因是美國進口商在特朗普政府即將宣布加征關稅之前囤積了大量商品。
不過,隨后幾個月中,伴隨美方各項關稅不斷出爐,不少歐洲出口商開始面臨美國10%的所謂“對等關稅”,汽車生產商面臨25%的關稅,鋼鐵和鋁生產商則面臨高達50%的關稅……
8月,美方對大多數歐盟輸美商品征收15%的所謂“對等關稅”生效,涵蓋汽車、半導體、藥品、木材等被美方列為“戰略性”的商品,相較此前美歐間平均4%至5%的關稅水平大幅提高。
值得指出的是,15%的進口關稅使德國汽車、機械等優勢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下降。數據顯示,上半年德國對美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下降8.6%,機械出口下降7.9%。
“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之下,作為出口型經濟的典型,德國深受其苦。”趙永升對記者解釋道,德國外貿依賴度(外貿總額除以GDP總量)長期在70%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法國近些年的外貿依賴度在30%左右,內需比德國旺盛,在面對關稅沖擊時承受能力略強。
趙永升并對記者強調,考慮到勞工成本、環評標準等一系列成本因素,在面對15%的關稅時,歐洲企業缺乏“消化空間”,除了漲價之外,目前沒看到更好的解決方式。他在歐洲與一些政策制定者交談,感覺目前歐美雖然達成了協議,但歐洲方面手里并沒有什么加關稅之后的“B計劃”。
直接影響已經顯現。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德國6月工業生產跌至2020年疫情以來最低水平;同時,德國對美出口連續3個月下降,創下2022年2月以來的新低。
通過財報可以看到,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大眾等車企今年上半年利潤均下滑。大眾汽車集團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上半年該企業營收為1584億歐元,但營業利潤下滑三分之一,至67億歐元。該企業表示,營業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美國進口關稅上調導致成本增加。
受關稅影響,大眾汽車在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交付量增長1.5%,但在美國的交付量下降近10%。
安永的數據顯示,一年間,德國汽車行業約51500個崗位消失,相當于該行業總就業人數的6.7%。這幾乎占同期工業領域11.4萬個流失崗位的一半。該現象似乎還在加速:自2019年至今,德國汽車制造業已流失約11.2萬個崗位,其中近半數發生在過去12個月內。
安永還預測德國就業崗位持續減少將成為常態,且剛畢業的年輕工程師將面臨更嚴峻的就業前景。
“汽車工業和機械工程領域招聘的年輕人數量遠低于往年,”布羅里克表示,“年輕工程師的就業市場正變得艱難,許多人將不得不重新規劃職業方向。我們將看到大學畢業生失業率上升,這是德國長期未曾經歷的現象。”
法國即將迎來大罷工
在法國,關稅帶來的經濟壓力尚未沉淀,但內憂不可小覷。
據新華社報道,法國國家統計和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法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3%。
法國媒體分析認為,盡管經濟增速提高令人驚喜,但經濟結構令人擔憂。
2024年,法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5.8%,幾乎是歐盟規定的3%紅線的兩倍。對此,法國總理貝魯在制定2026年財政預算方案時計劃削減財政支出438億歐元,希望將財政赤字水平降至GDP的4.6%。
根據貝魯7月公布的預算計劃,法國政府將大幅削減財政支出,社會福利、養老金等方面支出將與2025年持平,醫保支出增幅將減半等。他還計劃取消兩個法國公共假期,并預計取消能為法國省下42億歐元。計劃出爐后遭到左翼和右翼的集體反對。
8月25日下午,貝魯宣布將向國民議會請求舉行信任投票,預計將在9月8日進行。據新華社消息,法國經濟部長埃里克·隆巴爾26日表示,如果政府沒能通過9月8日的信任投票,則不排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干預法國財政的可能性。他同時警告,法國國債收益率存在大幅飆升的風險,可能在歐盟國家中處于最弱勢地位。
而法國多家工會已經準備從9月10日開始進行大罷工。
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進入9月后,法國社會各方休假歸來,最先就要迎來的是在9月10日的一場由多家工會、協會及左翼政黨聯合發起的全國性抗議活動,名為“封鎖法國”,即號召全體罷工,抗議政府2026年預算案中的部分條款。
“此次罷工目前看來,恐怕規模不小。”他稱,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希望他們能將精力放在出臺應對關稅的政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