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東吳證券、信達證券、東北證券等9家券商集中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截至發稿前,已有18家上市券商發布了半年報。
整體來看,18家券商上半年的凈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且增幅全部超過了20%;但從營收來看,浙商證券、西部證券、哈投股份和國盛金控四家券商(含券商母公司)營業收入出現下滑。
18家券商凈利潤的全部增長,從側面反映了上半年券商業績的整體增長態勢。機構分析稱,二季度受資本市場活躍度同比提升等因素影響,證券公司財富管理、自營等板塊預計業績將實現同比增長,考慮到往年低基數加持,券商板塊年內穩增無虞。
四家券商營收下降
四家券商營收漲超40%
營業收入方面,目前已披露2025年半年報的18家上市券商中,浙商證券的營收最高,達到了61.07億元,位列第一。東吳證券和國元證券分別以44.28億元和33.97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二和第三。
此外,長城證券、華安證券、西部證券、東興證券、華西證券、東北證券、信達證券等上半年營業收入均超過20億元。
增幅方面,華西證券營業收入同比增幅最高,達46.72%。此外,國元證券、長城證券和華安證券的同比增幅也都超過40%,分別達到41.60%、44.24%和43.09%。
浙商證券、西部證券、哈投股份和國盛金控四家券商,上半年營業收入未能實現正增長,同比分別下降23.66%、16.23%、5.31%和1.81%。
18家券商凈利漲幅均超20%
華西證券漲幅高達1195%
凈利潤方面,東方財富上半年凈利潤達55.67億元,在18家券商中“一騎絕塵”。
其余17家上半年凈利潤則均未超過20億元。東吳證券上半年凈利潤為19.32億元,國元證券為14.05億元,長城證券為13.85億元,浙商證券為11.49億元,華安證券和信達證券則分別為10.35億元和10.24億元。
從凈利潤增幅來看,目前已披露上半年業績的18家上市券商,不僅全部實現盈利,且凈利潤增幅均超過20%。
華西證券上半年凈利潤的增幅高達1195.02%,目前暫列第一,報告期內盈利了5.12億元。
國盛金控、錦龍股份上半年的凈利潤增幅均超過300%,分別為369.91%、344.38%;哈投股份、東北證券上半年的凈利潤增幅超過200%,分別為233.08%、225.90%;華林證券(002945)上半年的凈利潤增幅同樣翻番,同比增加了172.72%。
長城證券、信達證券、東吳證券、山西證券等4家券商,上半年的凈利潤增幅超過了60%;浙商證券、華安證券、東興證券、國元證券等4家凈利潤增幅超過了40%;東方財富、西南證券、第一創業、西部證券等4家,上半年的凈利潤增幅均超過了20%。
機構:券商行業整體業績向好,自營業務為主要驅動
券商盈利紛紛見漲,反映出券商行業今年以來的整體增長態勢。
聯合資信在研報中表示,二季度受資本市場活躍度同比提升等因素影響,證券公司財富管理、自營等板塊預計業績將實現同比增長,投資銀行業務壓力有所緩解,資產管理產品存續規模小幅提升,證券行業監管處罰頻次同比略有下降,行業整體業績向好。
方正證券研報預計,券商板塊(44家上市券商小計)2025年上半年主營收入同比增加27.8%,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高達60.8%。而剔除國泰海通吸收合并負商譽影響后,2025年上半年券商板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為48.0%。
方正證券指出,分業務看,預計2025年上半年經紀、自營業務為券商業績增長主要驅動。同時,經紀、凈投資收入、投行等業務,同比分別增加40.1%、35.6%、28.6%。但同時,凈利息和資管業務,同比則分別減少6.2%和5.9%。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考慮到往年低基數加持,券商板塊年內穩增無虞。預計2025年行業實現總營收4741億元,同比增加5%,實現凈利潤1825億元,同比增加9%。
券商上半年在二級市場也有著不俗的表現。華西證券指出,歷史上,券商板塊通常呈現脈沖式快速上漲行情,因而被投資者視為典型的交易型標的。然而,自2025年4月7日起,該板塊走出了獨立于歷史規律的慢牛行情:指數緩步攀升,期間波動率顯著降低。截至最新數據,券商指數已連續震蕩上行逾四個半月,累計漲幅達37%。本輪券商慢牛行情,反映出其定價邏輯正從傳統的“貝塔”交易品種向具備長期配置價值的“價值股”轉變。
華西證券稱,這一轉變的核心動因有二:首先,市場整體步入慢牛格局,預示著券商行業的盈利基礎得以夯實,有望在未來數年內維持穩健的盈利表現,這為其估值提升提供了基本面支撐。其次,在無風險收益率連續數年下行的背景下,券商股的股息吸引力顯著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