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300億元,皮爺咖啡母公司被收購
瑞幸的勁敵們接連被出售……
近日,美國飲料巨頭Keurig Dr Pepper(以下簡稱KDP)公告稱,將以157億歐元現金(約合人民幣1303億元)收購皮爺咖啡母公司JDE Peet's。
交易消息一經公布,市場迅速作出反應。JDE Peet's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股價快速飆升。而KDP的股價連續重挫,從此前的35美元/股跌至29美元/股附近。
更早之前,星巴克中國的股權被考慮出售的消息傳出,吸引了高瓴、凱雷投資、信宸資本、春華資本等一眾大佬的興趣。據說待價而沽的星巴克中國的估值已接近翻倍。
瑞幸重回美利堅之際,它的競爭對手們紛紛傳出并購重組的消息。
“星巴克的祖師爺”被賣了
官網顯示,收購方KDP旗下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包括碳酸飲料胡椒博士、七喜,還有新奇士(Sunkist)、怡泉(Schweppes)等,年凈銷售額超過110億美元。
其中,胡椒博士在美國是僅次于可口可樂的第二大碳酸飲料品牌。
自2018年合并以來,KDP碳酸飲料品牌表現良好,但其咖啡部門因競爭激烈而表現欠佳。今年7月,KDP曾表示,其咖啡部門的業績將在2025財年之前持續“低迷”,反映了其家用咖啡機平臺面臨的挑戰。
而另一方JDE Peet's,是一家咖啡和茶飲專營公司,旗下擁有50多個品牌,但更為人所熟知的身份還是皮爺咖啡母公司,后者常被視作“星巴克的祖師爺”。
據媒體報道,1966年,荷蘭人阿爾弗雷德·皮特來到美國,對當地流行的速溶咖啡非常不滿意。于是,皮特在加州伯克利創辦了自己的咖啡店,堅持深度烘焙、手工制作,引起了一場精品咖啡變革,皮爺咖啡的傳奇也由此開始。
當時,不少咖啡愛好者都師從皮特,皮特也為他們提供烘焙咖啡豆,這其中就有星巴克的三位創始人,后來三位年輕人于1971年在西雅圖開設首家星巴克,他們第一年所用的咖啡豆就來自Peets。
2019年12月,歐洲包裝咖啡巨頭JDE宣布與Peet‘s Coffee合并,JDE Peet’s由此誕生。次年,JDE Peets成功在阿姆斯特丹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達到了15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不過股價自2021年后一路走低,從最高40歐元/股跌至16歐元/股,跌幅高達60%。
KDP收購的消息傳出,股價快速攀升,總市值幾乎回到上市首日水平。
張磊的“最愛”
1999年,星巴克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家店。18年后,皮爺咖啡也決定入華。
2017年10月,皮爺咖啡海外首家旗艦店在上海東湖路開業,合作伙伴是大名鼎鼎的高瓴資本。
在高瓴團隊的幫助下,皮爺咖啡剛進入中國,就實現了品牌的本土化。
“除了咖啡品質和口感嚴格按照美國標準之外,其他方面,我們都愿為中國市場做出改變。”皮爺咖啡中國區CEO章蕾表示,皮爺咖啡在美國不提供沙冰、蛋糕類甜品,而這類產品在上海人氣旺盛;由于美國家庭常備咖啡機,掛耳包需求量不大,當地沒有這類產品,而中國消費者非常偏愛掛耳包咖啡的簡單方便。
章蕾還透露,高瓴資本CEO張磊本人是皮爺咖啡的粉絲,到訪上海總會來喝一杯,還會和團隊一起探討如何提升咖啡的品質、口感,及服務要求。此外,皮爺咖啡的董事會成員蘇敬軾(Sam Su)也擔任團隊導師,給予指導,他曾任百勝中國區主席。
被按下“暫停鍵”的精品咖啡賽道
有數據顯示,目前皮爺咖啡在國內在營門店數超270家,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
不過,今年以來,皮爺咖啡接連關停了廣州首店天河城店、杭州西湖店、深圳卓悅匯店、北京國貿商城店等多家核心商圈門店。皮爺在華南地區的首家門店、開業不到四年的標志性店鋪——深圳萬象天地店也于近日黯然謝幕。
據公開報道,深圳萬象天地店關門表面緣于租約到期,實則與盈利不佳密切相關,有店員坦言該店利潤不理想,“不如其他門店掙錢”。
事實上,不僅皮爺咖啡接連閉店,近幾年快速崛起的精品咖啡連鎖品牌Seesaw、Manner、M stand等品牌也陷入了閉店潮。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注銷的咖啡店超過3.2萬家,平均每天有170家歇業,存活超過兩年的店鋪不足25%。
與動輒幾十元的精品咖啡相反,平價咖啡品牌正在快速擴張。瑞幸、庫迪等品牌憑借9.9元的常態化促銷策略,迅速占領市場。
瑞幸咖啡最新財報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總凈收入123.59億元,同比增長47.1%;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1.8%至17億元。
有意思的是,今年6月30日,瑞幸咖啡在紐約的門店順利開業。和在國內“以大力度補貼培養用戶消費習慣”的運營思路不同,剛剛登陸大洋彼岸的瑞幸選擇了“美國定價”。
美版瑞幸的最貴單品是售價7.95美元的羽衣果蔬飲,最便宜的單品則是售價3.45美元的滴濾咖啡。
至于在國內備受消費者歡迎的美式咖啡、生椰拿鐵、瑞納冰等產品,美版瑞幸則將價格定在了4.45美元—6.75美元之間。
最終是“鈕祜祿·瑞幸”席卷美利堅,還是皮爺、星巴克們重塑中國咖啡市場,一切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