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7日電商務部27日召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合作專題吹風會。會上,有記者問:投資和產業合作是推動上合組織發展的重要部分,請問上合組織如何通過投資和產業合作,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對此,商務部合作司司長張力表示,近年來,中國和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的投資和產業合作穩步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水平不斷提高。目前,中國企業在其他成員國設立的企業超過3000家,年均創造就業崗位超過20萬個,并通過戰略對接、環境優化、項目落地,持續深化推進上合組織成員國投資和產業合作。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加強戰略對接,深化政策交流。在中方推動下,今年4月舉辦了上合組織成員國投資促進工作組第九次會議和中國—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產業合作大會,就基礎設施、新能源、綠色礦產等重點領域開展信息交流、產業互動和項目對接。同時,中方還推動與其他成員國簽署了超過20個重點領域的合作文件,為成員國促進相互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中方與中亞五國簽署了綠色礦產領域投資合作的有關文件。要特別提及的是,商務部正在推動在本次峰會期間,通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部門間關于加強可持續發展領域投資合作的聲明》,這充分體現了成員國開展可持續投資合作的積極意愿。
二是推進投資便利化,優化營商環境。商務部建立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對所有成員國投資合作指南的全覆蓋,幫助企業全面了解成員國的營商環境,促進相互投資。商務部還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出臺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對外投資合作工作指引。下一步,還將從政策支持、公共服務等方面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推動產供鏈國際合作。
三是拓展合作領域,推動項目落地。上合組織成員國企業共同實施了一批投資和產業合作項目,不僅覆蓋油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傳統領域,也覆蓋了新能源、綠色礦產、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比如烏茲別克斯坦1吉瓦的光伏項目、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等都已成為上合組織國家之間新能源合作的典范。
張力指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穩步推進一批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大的項目,助力各國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互聯互通,有力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