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26日就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通過一項決議,決定設立“人工智能獨立國際科學小組”和“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對話”機制,以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彌合數字鴻溝。
根據聯大當天通過的《人工智能獨立國際科學小組和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對話的職權范圍和設立及運作方式》決議,聯合國將設立一個由40名專家組成的小組,以評估人工智能的風險、機遇和影響。此外,聯合國將開展全球對話,開展政策討論并達成共識,以加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彌合數字鴻溝。
代表“77國集團和中國”發言的伊拉克代表表示,如果以負責任和包容的方式部署人工智能,并服務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人工智能將有望變革公共服務、教育、衛生和數字經濟,同時加速2030年議程的實現。這些益處的實現取決于一個公平和包容的國際治理框架,以確保公平獲取人工智能,防止差距擴大,并考慮人工智能的社會、經濟、倫理、文化和技術影響。讓發展中國家充分參與塑造人工智能治理的未來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遵循主權、公平和透明的原則。
代表歐盟發言的丹麥代表說,新的機制將通過促進共享知識、共同理解和匯集經驗,促進聯合國會員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能力建設,尤其惠及發展中國家,并將很快成為繼續推進聯合國人工智能討論的寶貴工具。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說,古特雷斯對聯大通過決議決定在聯合國內設立兩個新機制表示歡迎。秘書長不久將公開征集科學小組成員的提名,該小組將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別于日內瓦和紐約舉行的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對話上提交其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