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指紋芯片龍頭匯頂科技(603160.SH)發布公告稱,公司總裁柳玉平于8月2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內幕交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柳玉平進行立案。
匯頂科技表示,本次立案系針對柳玉平個人,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業務活動無關,不會對公司及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影響。立案調查期間,柳玉平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工作。
針對該事件,《中國經營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就涉嫌內幕交易的具體情況以及被立案調查的高管目前是否仍在正常履職這些問題致電匯頂科技方面,匯頂科技投資者關系部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內部經營管理還在正常運作,目前沒有任何調整通知,至于涉嫌內幕交易具體情況需等調查結果出來或者有階段性成果的公告。
記者留意到,今年3月19日,柳玉平才被匯頂科技董事會聘任為總裁,全面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管理并直接向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帆匯報,至今任職剛滿5個月。也就是說,上任還不到半年,柳玉平就被曝出涉嫌內幕交易。
“證監會立案調查意味著案件已經進入行政案件辦理流程,證監會將通過調查取證方式確定案件事實,并判斷高管是否構成了證券法上相關的內部交易行為。”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龐珊珊對記者表示,內幕交易行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嚴厲打擊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9年修訂)第五十條規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上市公司高管參與內幕交易將有何后果?龐珊珊對記者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9年修訂)第五十三條規定了民事賠償責任,“內幕交易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了行政處罰責任,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違反本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從事內幕交易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十萬元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匯頂科技成立于2002年,柳玉平是匯頂科技的元老級人物,其2005年就加入匯頂科技,至 2015 年 1 月歷任研發工程師、項目經理、質量部經理、工程部總監等職,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間,又先后擔任副總裁、供應鏈負責人、產品線負責人等重要職務。
今年3月,匯頂科技前總裁胡煜華因個人原因辭職,同年3月,柳玉平并被聘任為總裁。柳玉平任職總裁職位的具體年薪數額未曾在匯頂科技公司年度報告等公開信息披露過。
匯頂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設計和軟件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智能終端、物聯網及汽車電子領域提供領先的半導體軟硬件解決方案。
公司最初主營業務是固定電話IC芯片,隨著固定電話市場逐漸萎縮,匯頂科技面臨業務轉型的挑戰。2006年,匯頂科技開始研究電容觸控技術,到了2011年,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高速發展,其電容屏觸控芯片銷量快速提升,隨后到了2014年,公司又開始進軍指紋芯片市場。在指紋識別芯片市場增長的推動下,匯頂科技市值在2020年2月底猛漲到1700億元,還被冠上了“指紋芯片一哥”的稱號。然而好景不長,由于指紋識別芯片產品競爭加劇,出貨量與銷售價格承壓以及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的影響,匯頂科技在2022年陷入虧損,總市值也一度跌至不足300億元。不過,隨著2023年第二季度行業去庫存與消費電子景氣度復蘇,匯頂科技的業績營收也出現了反彈。2024年,匯頂科技整體實現營業收入43.75億元,同比下降0.75%,凈利潤增長顯著,達到6.04億元,同比增長265.76%。
匯頂科技近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51億元,同比下降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35.74%。匯頂科技稱,2025年上半年,盡管受下游客戶備貨節奏影響,整體營收略有下滑,但得益于創新產品商用規模擴大、芯片采購成本下降及運營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凈利潤同比增長35.74%。
在柳玉平擔任匯頂科技總裁的這5個月里,匯頂科技的股價經歷了一場“先抑后揚”的V型行情,股價從3月20日的77.38元/股持續下跌至4月9日盤中創下62.21元/股的低點,隨后震蕩上升,截至8月25日收盤報收82.7元/股。
根據東方財富網提供的高管持股變動明細顯示,柳玉平3月19日任職總裁之后,曾三次增持過匯頂科技,其中,5月7日和5月12日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均增持匯頂科技3萬股,成交均價分別為70.50元/股和72元/股,5月28日,又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增持匯頂科技5.55萬股,成交均價67.21元/股。
8月26日,匯頂科技開盤價79.00元/股,較前日收盤價82.70元/股明顯低開,開盤后股價震蕩,最低下探至78.66元/股,但隨后有所回升。截至記者發稿,該公司總市值約3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