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8月25日電(葛佳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8月22日當周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全線上漲,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6.57,按周漲0.4;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2.41,按周漲0.48;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1.1,按周漲0.25。
上周(8月18日至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講話偏鴿派,暗示降息已不遠,美元指數22日抹去周內全部漲幅,收于97.72,全周累計下跌0.12%;非美貨幣上周表現不一:新西蘭央行上周鴿派降息25個基點,新元全周收跌0.95%;得益于歐元區8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好于預期,歐元上周最終小幅收漲0.16%;日元則在美債利率的影響下先跌后漲最終小幅收漲0.15%。
人民幣上周同樣在美元整體回落的背景下有所走高,整體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8月22日收報7.1666元,全周累計漲165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報7.1711,全周累計漲175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1321,全周累計調升50個基點。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匯研究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表示,人民幣中間價繼續升至年內新高水平,外資流入國內股市規模亦有增加,對人民幣匯率有一定支撐。上周人民幣中間價表現偏強,形成了較獨立的走勢。
對于人民幣后續走勢,李劉陽認為,短期內需關注中間價與即期匯率的差距如何彌合。無論是更多政策信號的釋放,或是跨境資本流動的進一步改善,均可能帶動人民幣匯率波動率的抬升,并推動即期匯率靠攏中間價。
招商證券指出,7月以來在美元未進一步走低的前提下,人民幣中間價保持穩步升值,預計9月美聯儲降息前后人民幣結匯規模或再度放大,同時若央行繼續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調控政策,人民幣匯率就有望重返6時代,中國資產吸引力大概率提升。
華泰證券認為,基準情形下,美聯儲在9月降息后,第四季度仍可能再次降息,預計2025年下半年降息2次。從2025年四季度開始,市場應更應關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委員和美聯儲主席人選變化對明年美國貨幣政策方向和美元走勢的影響。如果新任聯儲主席被市場認為缺乏獨立性,可能導致美元被拋售。
【國內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發布《稀土開采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指出,稀土生產企業違反本辦法規定,或者拒絕、阻礙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稀土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稀土生產企業違反本辦法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核減下一年度總量控制指標。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聯合起草了《互聯網平臺價格行為規則(征求意見稿)》,于23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行為規則》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引導經營者依法自主定價;二是明確經營者價格標示要求;三是規范經營者價格競爭行為;四是構建協同共治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8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0%,5年期以上LPR為3.5%,均維持不變。
·在港交所2025年中期業績會議上,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港交所注意到納斯達克擬于2026年下半年實施每周5天24小時交易機制。港交所將秉持審慎漸進原則,在充分借鑒國際同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市場實際情況進行研究。該進程需待交易系統升級、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及監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完善。
【國際市場】
·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22日宣布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將向英特爾普通股投資89億美元,收購該公司9.9%的股份。交易成功后,美國政府將成為英特爾的大股東。
·當地時間8月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短期內美國通脹風險偏向上行,而美國就業下行風險正在上升。在政策仍處于緊縮區間的背景下,基于經濟前景和風險平衡的變化,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可能需要調整。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當周,失業救濟初請人數經季調后增加1.1萬至23.5萬,這是自5月底以來最大增幅。
·德國聯邦統計局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價格、季節和工作日調整后,第二季度德國GDP環比下降0.3%,較此前公布的初步數據向下修正0.2個百分點。
·盡管關稅環境對許多歐洲企業造成了影響,但最新的采購經理人調查顯示,本月歐元區的商業活動增速有所加快。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綜合PMI初值升至51.1,高于7月的50.9,連續三個月改善并創2024年5月以來最高,高于預期值50.7。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0.5(前值49.8),三年來首次重返擴張區間,產出分項指數升至52.3(前值50.6),創近三年半最快增速。服務業PMI初值微降至50.7(前值51.0),擴張速度略有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