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午間,江蘇國泰(002091)漲停,股價報收8.36元/股。消息面上,公司昨晚宣布,公司于8月24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終止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人民幣15億元設立子公司開展證券投資。
而就在兩日前,江蘇國泰計劃斥資138億元進行理財炒股的消息,在資本市場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熱議。
據8月22日公告,公司擬使用不超過120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同時計劃以不超過18.306億元(含)閑置自有資金開展證券投資,兩項合計金額高達138.3億元,超過公司當前日總市值11%。
耐人尋味的是,江蘇國泰同日宣布終止總投資15.38億元的年產4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公司累計已投入的3285萬元土地款。該項目原計劃建成后,年均銷售收入預計可達150.8億元,凈利潤約為7.9億元。
對于募投項目的終止,江蘇國泰歸因于土地未交付及行業環境變化,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產能擴張過快導致價格下行,項目投資回報率大幅下降。
在受到投資者138億現金“躺平”“不務正業”等質疑后。昨夜,公司披露未來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擬2025年至2027年每年2至3次股東分紅,現金分紅比例由10%提高至40%。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江蘇國泰頻繁涉足股市與理財領域,然而其收益表現卻乏善可陳。
2024年8月24日,江蘇國泰公告稱,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115億元(含115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
2023年8月25日,江蘇國泰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開展證券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0億元(含)。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江蘇國泰證券投資計入權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分別為-6045.51萬元、-6927.04萬元及-7195.6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國泰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8日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外貿和化工新材料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紡織服裝、玩具、化工產品。
縱觀近年業績,2023年、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04億元、11.06億元,同比下降6.95%、31.06%;毛利率從2023 年的16.83%降至14.90%。盡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略有回升,但凈利率僅4.94%,較2024年全年提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