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英特爾與美國政府達成股份收購協議,收購9.9%股份
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再獲資金馳援!
當地時間8月22日,英特爾公司宣布與美國聯邦政府達成協議,后者將向英特爾普通股投資89億美元,以每股20.47美元的價格收購4.333億股英特爾普通股,相當于該公司9.9%的股份。
英特爾當日股價走高,收盤漲幅為5.53%。不過,盤后英特爾股價走低,抹去此前漲幅。
該次交易此前已廣受討論。據美媒此前報道,美國聯邦政府曾提出將英特爾獲批的《芯片與科學法》約109億美元聯邦補貼轉換為英特爾股權。有評論稱,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關鍵行業的又一次直接干預。
來看詳情——
美國聯邦政府入股英特爾
收購9.9%股份
傳聞成真,英特爾真成美國國企(美國政府第一大股東)了。
英特爾宣布與美國政府達成歷史性協議,美國政府將以20.47美元/股購入4.333億股普通股,投資總額89億美元,占股9.9%。
此次交易包含一份五年期、價格為每股20美元的認股權證,若英特爾在代工業務中的持股比例低于51%方可行使。
投資資金來自《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剩余的57億美元未支付撥款,以及“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項目的32億美元撥款。英特爾表示,加上收到的22億美元芯片法資金,這筆投資總額達到111億美元。相關股份沒有投票權,美國政府也不會獲得董事會席位。
英特爾承諾繼續履行“安全飛地”項目義務,向美國國防部供應可信賴且安全的半導體產品。包括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英特爾公司目前在美國本土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擴建生產,并將在今年內開始大規模生產,采用美國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工藝。
根據FactSet數據,此前先鋒集團(Vanguard)是英特爾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8.4%。此次交易后,美國政府將超越先鋒集團,成為英特爾最大單一投資者。
“我與該公司備受尊敬的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談成了這筆交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筆好交易,對英特爾來說也是一筆好交易,“英特爾從事的尖端半導體和芯片制造對我們國家的未來至關重要。”
陳立武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感謝總統及其政府對英特爾的信任,并期待攜手推動美國在科技和制造業方面的領導地位。”
視半導體生產為國家安全問題
意在確保美國技術優勢
近期,英特爾近日成為華盛頓的熱議話題。因為該公司是唯一一家能夠生產最先進芯片的美國公司,被視為美國的關鍵公司。
當地時間8月19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美國商務部正在推進美政府收購英特爾公司10%股份一事,“總統希望從國家安全和經濟兩個角度出發,將美國的需求放在首位”。
據悉,英特爾去年獲得了近80億美元補貼,是《芯片與科學法案》中獲得撥款最多的企業之一。
今年3月,陳立武出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8月初,特朗普曾以“與中國關系過密”為由,迫使陳立武辭職。但不久后,當地時間8月11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上發帖稱他已與陳立武會面。
特朗普發文稱,“我與英特爾公司的陳立武先生會面,一同出席的還有(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這次會面非常有趣。他的成功和崛起令人驚嘆。陳先生將與我的內閣成員們深入交流,并計劃于下周向我提交具體建議方案”。
同期,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說:“今日早些時候,陳先生有幸與特朗普總統會面,就英特爾致力于加強美國技術和制造業領導地位進行了坦誠和建設性的討論,我們贊賞總統在推進這些關鍵優先事項方面所展現的強大領導力,并期待與他及其政府密切合作,共同重塑這家偉大的美國公司。”
據美媒援引批評人士的話認為,美國政府入股標志著對一家本土企業前所未有的干預。這背離了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長期奉行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原則,除非在戰爭或系統性經濟危機等極端情況下才會出現類似例外。
一位白宮官員表示,政府認為這是特殊而獨特的情況,并視半導體生產為國家安全問題。這位官員稱,英特爾是少數幾家能夠在本土大規模生產芯片的美國企業之一,并且政府希望避免像近年來困擾供應鏈的那種短缺。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現已持有英特爾10%的股份,英特爾是美國頂尖科技公司之一。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將鞏固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不僅能推動經濟增長,還有助于確保美國的技術優勢。感謝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達成這項對英特爾和美國民眾均公平合理的協議。”
據外媒報道,近期“聯邦政府入資干預企業”的模式正在美國多個關鍵領域蔓延。上個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將以4億美元入股美國稀土企業MP Materials,交易完成后將成為其最大股東。
資金馳援陸續落地
軟銀先行敲定20億美元投資
作為擁有超50年歷史的芯片巨頭,英特爾近年來發展陷入困境。今年7月,英特爾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公司凈虧損進一步惡化。英特爾CEO陳立武通過全員內部信宣布,該公司正實施大規模裁員。
“我們正在實施一項約15%的員工裁員計劃,預計到年底,由于人員削減和自然減員,全球員工總數將達到約7.5萬名。我們在第二季度完成了大量裁員,管理層級精簡了約50%。我們也有望在9月份實施復工政策,各生產基地將完成必要的改進,以實現滿負荷運營。”陳立武稱。
另外,陳立武還宣布,將“不再推進”在德國和波蘭計劃中的芯片制造工廠,并推遲其俄亥俄州晶圓廠的建設,因為該公司在扭轉銷售額下滑的同時,難以擴大其代工業務。
在美國政府入股前,8月19日,軟銀集團與英特爾公司宣布,雙方已簽署最終證券購買協議。根據該協議,軟銀將對英特爾普通股進行20億美元的投資,每股價格為23美元。該筆投資也使得軟銀躋身英特爾前十大股東之列。
軟銀在聲明中表示,對英特爾的投資建立在其長期愿景之上,即通過加速獲取支持數字化轉型、云計算和下一代基礎設施的先進技術,實現人工智能革命。
軟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表示:“在過去的50多年里,英特爾一直是值得信賴的創新領導者。這項戰略投資體現了我們相信美國的先進半導體制造和供應將進一步擴張,而英特爾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陳立武則表示,很高興能深化與軟銀的合作關系,軟銀在許多新興科技與創新領域都走在前端,并共享推進美國科技與制造領導力的承諾,很感謝孫正義通過這項投資對英特爾展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