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凈利潤降幅收窄,平安銀行的業績出現了下跌放緩的勢頭。
平安銀行8月22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0%、3.9%,雖然未能扭轉跌勢,但比一季度分別收窄了3.1個、1.7個百分點,營收降幅同比也收窄了3個百分點。
凈息差收縮、非息收入下滑,以及零售業務利潤大幅減少,是業績續跌的主要因素。上半年,該行的凈息差、凈利差為1.8%、1.76%,同比分別下降16個、15個基點。而貸款占比超過50%的零售業務,僅實現了10億元左右的凈利潤,在全部凈利潤的占比僅有4%。
營收凈利降幅收窄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平安銀行總資產為5.87萬億元,同比增長1.8%;存、貸款余額分別為3.69萬億元、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10%。
監管數據顯示, 2024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凈利潤為1.3萬億元,平均資產利潤率0.69%。今年同期則為1.2萬億元、0.63%,同比分別減少了1000億元、0.06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平安銀行的營收、凈利潤延續了去年以來的下滑態勢。今年上半年,該行營業收入為693.85億元,同比下降10%;凈利潤248.7億元,同比下降3.9%,而上年同期則增長了1.9%。
但相較于去年上半年,該行今年同期的營收降幅已經有所收窄。數據顯示,去年前兩個季度,該行營收降幅達到13%,比今年同期高出3個百分點。
環比一季度,平安銀行今年上半年的整體表現也有一定改善。今年一季度,該行營收、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3.1%、5.6%,上半年的整體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了3.1個、1.7個百分點。
而與2024年相比,平安銀行今年上半年業績的下滑幅度,也略有放緩。去年全年,該行營業收入1466.9億元,同比下降10.9%;凈利潤445.08億元,同比下降4.2%。
平安銀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改善,與資產質量相對穩定、不良資產清收規模增長、成本下降等因素有關。
根據披露,截至6月底,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05%,比上年底下降0.01個百分點,關注貸款占比1.76%,較上年末下降0.17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生成率1.64%,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下降0.16個百分點。
資產減值損失規模則在減少。今年上半年,該行計提貸款減值損失238.9億元,與去年上半年基本持平,但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194.5億元,同比下降16%;撥備覆蓋率238.48%,同比下降12.23個百分點。
仍在增長的不良資產清收規模,也成為平安銀行業績下跌放緩的一大因素。上半年,該行共收回不良資產185.56億元,其中97.5%為現金收回。上年同期,該行收回不良資產163.03億元,現金收回比例為78.2%。
最近幾年來,該行的業務及管理費支持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總額為192.06億元,同比也下降了9%。
息差收窄、零售沖擊待解
盡管營收、凈利潤降幅收窄,但息差持續收縮、非息收入下滑的局面,使得該行經營繼續改善的隱憂依然存在。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利息收入879.3億元,同比下降15.6%,利息凈收入445.07億元,同比下降9.3%;凈息差、凈利差為1.8%、1.76%,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6個、15個基點。
貸款平均收益率下降更為明顯。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4.03%,同比下降76個基點,企業和個人貸款收益率分別為3.14%、5.04%,同比分別下降56個、86個基點。
非息收入的降幅同樣較大。截至6月底,該行的非利息凈收入248.78億元,同比下降11.3%。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約127.4億元,同比下降2%。降幅最大的是理財管理費收入,同比下降28.7%。
上半年其他非利息凈收入121.39億元,則同比下降了19.3%。該行解釋稱,這主要是受市場波動影響,債券投資等業務非息凈收入下降所致。而在去年同期,由于債券投資的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長,該行的其他非利息凈收入達到150.49億元,同比增速達56.7%。
仍在大幅收縮的零售業務,依舊是平安銀行業績更重要的沖擊因素。今年上半年,該行零售業務收入310億元,同比減少約80億元,同比下降20%以上;減值前營業利潤200.5億元,同比減少近64億元,降幅超過22%。
同收入相比,零售凈利潤的降度更大。今年上半年,該行零售凈利潤僅有10億元左右,占比只有4%,同比分別下降了8.2億元、4個百分點左右,其中規模降幅達到80%左右。
而在兩年前的2023年上半年,該行零售收入、利潤的占比分別達到59.4%、34.1%。短短兩年時間,零售業務對凈利潤的貢獻已經驟降了27個百分點。
然而,零售業務的規模在全部業務中的占比仍然不低。截至今年6月底,該行個人貸款余額約1.73萬億元,雖比上年底下降2.3%,但在全部貸款中的占比仍然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