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實題材電視劇《生萬物》熱度接連走高,成為熱搜榜單的“常客”,有意思的是,這部作品不僅演繹了土地上的生長與豐收,更悄然映射了中國家庭財富配置的深刻變遷。
從財經視角來看,手握多張地契的寧學祥、攢夠銀元買地的封二,那些曾經置身于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鮮活地展現了對資產配置策略的精準演繹。
誰最有經濟頭腦?
土地,成了《萬物生》牽動劇情發展的關鍵詞,不僅是農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歸宿,也是劇中人物視若珍寶的不動產。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圍繞土地的資產配置,劇中人物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具體來看:
場景一:
地主寧學祥將個人財富全壓在地契上,把“雞蛋都放在了一個籃子里”,展現了資產配置極端單一化釀成的悲劇。
實際上,土地作為那個年代的“不動產”,變現難、流動性差的短板,或是寧學祥從未考慮到的,再碰上 “贖金危機”,直接給了他一記重錘。換句話說,若彼時的寧學祥如果深諳投資組合多樣化的重要性,比方說儲備糧食、馬匹等,以“房產+其他資產+現金流資產”作為資產保值“秘方”,或許還能保住來之不易的家庭資產。
場景二:
封二把握時機,低價求地,體現了他對現貨市場的深入了解,方能做出正確投資決策。
愛奇藝的盤算
實際上,《生萬物》不僅是劇中人物給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資產配置實踐課,更是背后大樹——愛奇藝資產配置策略的生動演繹。
公開信息顯示,《生萬物》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出品,尚義傳媒、洲際兄弟、高興傳媒、要有光傳媒聯合出品,愛奇藝風起工作室打造。
8月20日,愛奇藝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總營收為66.3億元,同比下滑11%。歸屬于愛奇藝的凈虧損為1.337億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6870萬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為1470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469億元。
分業務來看,會員服務收入40.9億元,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是本季度內容儲備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在線廣告服務收入12.7億元,同比下降13%,部分廣告主受宏觀環境壓力影響,調整了廣告投放及推廣策略;內容發行收入4.4億元,同比下降37%;其他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6%。
收入端的挑戰,愛奇藝如何應對?微短劇方面,或是頭部平臺下一個搶占的熱門賽道。據介紹,愛奇藝目前已儲備約1.5萬部豎屏微劇,構建了規模化的內容庫,同時發力精品微劇,通過“自制+采購”形成穩定的頭部內容供給。
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還表示,愛奇藝將聚焦創新,投入AI應用、微劇、體驗業務和海外業務等重點增長領域。
股價方面,隨著《生萬物》的熱度飆升,愛奇藝的股價接連走高。8月18日,愛奇藝報收于2.33美元/股,上漲17.09%,成交量1.08億股。截至當地時間8月20日美股收盤,愛奇藝股價報2.3美元,總市值約為22.15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愛奇藝已聘請美國銀行、中金公司及摩根大通三家投行合作,推進其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計劃。知情人士透露,愛奇藝擬通過此次融資募集約2億至3億美元,并于三季度提交上市申請,目標是在2026年農歷新年前完成上市。
該消息是否屬實,愛奇藝尚未正面應對,但不難預見的是,文化內容產業正成為新財富的“蓄水池”。從長劇到微劇,從傳統業務到創新業務,頭部平臺必將通過多元化內容的資產配置,轉換為重要的“生錢資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