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橫店東磁(002056.SZ)股價盤中一度漲停,截至收盤,股價收漲4.99%至18.30元/股。橫店東磁今日在二級市場的行情與其基本面表現基本保持一致。
據其20日晚間披露的財報數據,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9.36億元,同比增長24.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58.94%。
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67.13億元,同比上升25.87%;單季度歸母凈利潤5.62億元,同比上升94.8%。
橫店東磁主要從事磁材器件、光伏、鋰電產品三大業務,目前在中國、南亞和東南亞設有生產基地,主要采用“以銷定產、適度備貨”的生產模式。
光伏板塊是該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今年上半年,光伏板塊業務營收為80.54億元、磁材器件營收為23.71億元、鋰電板塊營收12.86億元,占比分別約為67.5%、19.9%、10.8%。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光伏產品出貨約13.4GW,同增超過65%,毛利率約16.7%。由此測算,該公司第二季度光伏出貨約7.5GW,出貨環比提升。
國金證券點評稱,該公司三大板塊穩健向好,差異化優勢持續凸顯。該機構表示,上半年公司海外產能憑借差異化布局,疊加自身產品的技術和品質優勢實現了滿產釋放,在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帶動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不過,仍不能忽視光伏行業供給側產能過剩、行業正在加速出清的現狀。橫店東磁在財報中直言,“各環節依然存在產能過剩,平均開工率較低,生產經營困難等問題,上半年已有多家企業公告退市、破產或兼并重組,行業的出清正在加速。”
在財報“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章節,五大風險中,首個被提及的是全球產業政策風險。比如在國內市場,上半年政府部門針對行業內卷式競爭和市場化規范管理出臺多項舉措,依法依規治理低價無序競爭,引導行業回歸理性發展。
國際市場方面,據該公司表述,美國、歐洲、印度、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對光伏產業政策的動態調整,如傳統的關稅、雙反稅,以及碳關稅、知識產權訴訟、碳足跡認證等新型貿易壁壘的設置和部分國家補貼政策的減弱,會增加中國光伏產業對外貿易的難度。
另據該公司管理層在一季度業績說明會的表述,公司在印尼的電池基地基本滿產,單季銷售電池約900MW,為光伏板塊貢獻較好盈利,預計二季度出貨進一步提升。“在90 天豁免期內,客戶會更關注加快出貨,10%基準關稅可以向下傳導給組件或終端客戶。”
談及中美關稅的潛在影響,該公司管理層彼時表示,在90天豁免期后,海外可見度高的優質電池產能年內仍然不多,印尼還將是客戶比較不錯的選擇。如果按32%的對等稅率,初步預估印尼產能會導致組件端幾美分的成本增加,銷售價格可能會有所調整。“從目前溝通來看,從電池制造商、組件制造商、EPC方再到購電公司,多少都會分攤一些關稅影響,公司成本可持續優化,因此后續增加的成本仍有消化空間。”
“歐洲依然是除美國市場以外價格敏感度較低的區域之一,有市場價值存在,今年公司往歐洲的出貨量還要鋪開再提升。”橫店東磁表示。
據財報介紹,截至6月30日,該公司具有年產29萬噸磁性材料生產能力,是國內磁性材料體系最全、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鐵氧體磁性材料出貨量居行業首位;光伏具有年產23GW電池和21GW光伏組件的總產能,光伏產品出貨量居行業前十;鋰電具有年產8GWh生產能力,出貨量居國內圓柱小動力電池行業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