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發文說,包括她在內的歐洲領導人18日將與澤連斯基一同前往美國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
有分析稱,澤連斯基此次赴美之行可能面臨比較大的壓力,歐洲多國領導人一同前往美國,是否有意為烏克蘭“撐腰”?此舉能否改變上一次美烏會晤“不歡而散”的局面?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帶來了他的分析。
歐洲試圖聯合烏方對美施加影響挽回損失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這次美烏領導人會晤,歐洲多國領導人以及歐盟和北約機構的負責人都同時赴會。我認為,這是歐洲方面目前做出的一個所謂的快速反應。就在美俄領導人會晤結束后不久,歐洲國家領導人加強了協調,很快就提出了一個共同的立場,而且很快也討論出了一個要隨同澤連斯基去華盛頓的臨時班子。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這次歐洲領導人陪同澤連斯基訪美的主要意圖,一方面是希望以歐洲和烏克蘭的共同立場進一步向特朗普施加影響。用西方媒體的話說,烏克蘭要做最后一搏,而歐洲實際上也面臨著相似的處境。因為如果接下來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朝著不利于烏克蘭的方向發展的話,目前已在政治、安全上和烏克蘭牢牢綁定的歐洲也會受到相應的重大影響。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另一方面,歐洲還試圖扮演一個在美烏之間避免發生直接沖突、緩和氣氛的作用。今年2月,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的第一次見面,最終是以雙方的公開沖突收場。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事后,歐洲方面就給烏克蘭、給澤連斯基出了不少的主意。尤其近一段時間以來,歐洲一些主要國家的領導人,包括歐盟和北約領導人與特朗普都有過互動,歐洲國家領導人會把他們和特朗普相處的一些經驗,包括他們對特朗普的一些了解,運用到在此次美烏領導人會晤中,發揮某種緩沖作用中。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最后,對歐洲來說,目前應該說還是處在一個非常尷尬和困難的境地。此次美俄領導人會晤,實際上再一次把歐洲逼到了墻角。我認為,還要看歐洲國家最終如何評估,接下來美國的方案會烏克蘭帶來什么,同時,會給歐洲尤其是歐洲的安全帶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