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3日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可能于9月底出席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并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商討貿易及關稅問題。
外界認為,此次潛在訪問雖以多邊外交為名,實則可能是莫迪欲借聯大之機在印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展開“穿梭外交”。
聯大舞臺“仇家”見面
莫迪可能出席的聯合國大會將于9月9日開幕,高層辯論環節定于9月23日至29日舉行,也被稱為聯合國“最繁忙的一周”。
印度外交部尚未就莫迪訪美計劃作出正式回應。據知情官員透露,最終決定仍在研判中。
不過按照慣例,印度的“政府首腦”已被暫時列入聯合國26日高層辯論的發言人名單。有報道稱,印方正在積極推動這一行程,目前已向聯合國提出申請。
若成行,除與特朗普會晤外,莫迪還可能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多國領導人舉行會談。
澤連斯基本月11日與莫迪通話后稱,雙方已同意9月在聯大期間會面。
澤連斯基還稱,印度支持烏克蘭的和平立場,認同“所有涉烏決定都須有烏方參與”。
莫迪則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印度一貫主張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并將繼續深化與烏克蘭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印度始終保持中立立場,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并未參與西方對俄制裁,還在聯合國關于俄羅斯決議中多次投下棄權票。
貿易戰下的美印角力
盡管此次潛在訪問的原因將是參加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但有報道稱,莫迪的關鍵目標是與特朗普進行談判,并解決兩國的貿易和關稅問題。
今年2月,莫迪訪美時還與特朗普共同宣布,計劃在2025年秋季前達成全面雙邊貿易協定(BTA),還設定了203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
不到半年,美國就與印度“反目成仇”,對其頻頻施壓。
7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威脅對印度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
8月6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將印度商品關稅提高至50%。印度外交部當天強硬回應,斥責美方做法“不公平、不正當且不合理”,誓言采取反制措施維護國家利益。
兩國貿易談判目前陷入僵局。8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直言印度在談判中“過于固執”,美國與瑞士和印度在內的幾項重大貿易協定仍有待完成。他預計將于10月底前大體完成與尚未達成貿易協議國家的談判。
此前,美印雙方的五輪談判均因印度拒絕開放農業、乳制品市場及拒絕停止采購俄石油而破裂。據悉,一個美國談判團隊正計劃8月25日赴印展開第六輪談判。
美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在2023-2024年度超過1180億美元,印度對美的貿易順差為3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