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美國月度貨物貿易逆差先揚后抑,折射出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隨著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這種影響將繼續發酵。關稅政策正在對美國對外貿易領域形成錯綜復雜的影響。
受關稅政策影響,美國月度貨物貿易逆差在今年年初明顯升高,3月達到創紀錄的1620億美元。但從4月開始,由于相關需求大幅降低,6月貨物貿易逆差出現下降。然而,這種貨物貿易逆差改善的背后可能隱藏著另一種風險。
美國政府官員認為,關稅政策將為美國帶來每月數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然而,很多專業人士指出,關稅政策對美國貿易的負面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稅務基金會高級經濟學家亞歷克斯·杜蘭特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關稅正在打擊依賴進口的眾多美國企業。
美國《滾石》雜志在網站刊文指出,提高關稅不只意味著美國進口商要繳納更多稅款,而且消費者的負擔也加重了。美國政府認為加征關稅不會引起物價上漲,但這違背了經濟學原理。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指出,美國政府認為關稅能促進美國的制造業發展,但實際上卻給美國制造商帶來了痛苦,因為此舉擾亂了供應鏈,增加關稅提高了原材料成本。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的報道也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實現”讓經濟學家們最難以理解的目標:讓美國的國際貿易陷入困境,而這種影響已經在逐步顯現。
根據美國彭博社的數據,6月美國港口接收的進口產品集裝箱數量已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這是該數據自2020年以來首次在二季度出現負增長。
數據顯示,6月美國入境集裝箱數量同比下降7.9%,5月該數據下降6.6%。5月和6月的大幅下滑完全抵消了4月實現的近10%的增長,顯示出當時企業試圖在關稅措施生效前加速采購的效應已經消退,而二季度美國入境集裝箱數量同比下降1.8%。
業內人士預計,美國集裝箱進口總量在2024年增長15%后,2025年很可能出現下降,“這將是美國集裝箱運輸60年歷史上最劇烈的年度下降之一”,而且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這是一次短暫的下降過程。
從細分領域看,數據顯示,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今年上半年創下歷史新高,達2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億美元。過去幾十年中,美國農業一直處于貿易順差狀態,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這一趨勢發生了改變。美國農業部預計,2025財年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將達創紀錄的495億美元。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除了美國農作物和畜牧業產能擴張空間有限、美國人對進口農產品需求增長等因素外,還有美國的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格局變化,也使得美國農產品傳統進口國將采購重心轉向巴西等國家。
長期跟蹤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隨著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調整,其平均有效關稅稅率目前已達到18.6%,是1933年以來最高水平。這不僅導致該國物價水平短期內上漲1.8%,還可能導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今明兩年分別下降0.5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爭端可能帶來美國對外貿易逐漸被邊緣化的風險。當前,美國與部分貿易對象達成的貿易協議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公平性,這些相關方仍保留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可行路徑。
美國高關稅政策的實施正在加劇全球貿易體系的不確定性。世界貿易組織近日發布最新一期貿易預測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0.9%,低于此前基于低關稅水平預測的2.7%。同時,考慮到美國關稅調整將對全球貿易前景產生負面影響,報告將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從4月預測的2.5%下調至1.8%。報告預測,美國8月7日生效的高額“對等關稅”將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拖累美國進口、抑制美國貿易伙伴的出口。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指出,近期關稅措施的全面影響在持續顯現,關稅不確定性使企業信心、投資和供應鏈持續承壓,是全球貿易環境中最具破壞性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