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新加坡交易所集團(SGX Group,簡稱新交所)發布消息稱,今年7月各項業務呈現強勁增長勢頭,證券及衍生品市場的活躍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多元資產類別的信心。
從數據來看,7月,新交所證券市場總成交額同比增長27%,升至338億新元,創下近3個月新高;日均交易量同比上升27%,達14.7億新元。衍生品市場表現同樣亮眼,當月總成交量同比增長25%,升至2930萬手;日均交易量(DAV)同比增長23%,升至約130萬手。
7月,新交所證券市場亮點頗多。股市上市熱潮不減,市場多板塊成交量表現突出。
一方面,作為市場風向標的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I)在7月環比上漲5.3%,收于4173.77點,表現優于東盟其他主要股市,并于7月24日以4273點的歷史新高收盤。當月新加坡股票每日平均成交值環比增長19%,各板塊股票流動性均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中小型股票也表現優異。數據顯示,中小型股票流動性環比激增94%,達到2.61億新元,貢獻了交易量增幅的主要部分。該板塊表現甚至超越了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其中,富時海峽時報小型股指數和富時海峽時報中型股指數分別環比上漲9.9%和6.7%。新交所表示,目前零售客戶已成為增長最快的投資者群體。同時,機構投資者自今年2月首輪股市改革措施公布后,已連續6個月凈買入6200萬新元的中小型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主題ETF擴容也在推動市場增長。新交所證券業務7月迎來深交所—新交所ETF互通機制下的第10只跨境ETF——安聯華夏創業板ETF上市。全市場ETF資產管理規模同比增長36%,升至149億新元,其中兩只跟蹤海峽時報指數的ETF總規模首次突破30億新元大關。
隨著本地股市持續上行,MSCI新加坡指數在7月連續第3個月上漲。新交所稱,這彰顯了投資者對新加坡上市企業韌性與增長潛力的信心。在利好政策與盈利預期的雙重驅動下,機構投資者正加快布局,以捕捉后市上漲空間。數據顯示,新交所MSCI新加坡指數期貨日均成交量環比增長16%,升至48137手,月末未平倉合約規模更攀升至7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同期,新交所衍生品市場商品全線走強。7月大宗商品總交易量同比上升76%,創下900萬手的歷史新高。其中,鐵礦石日均成交量攀升至362755手的創紀錄高位,月均未平倉合約量接近350萬手;遠期運費協議(FFA)交易量同比增長56%,創下2024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
此外,受美印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影響,外匯期貨對沖需求激增。其中,新交所印度盧比/美元外匯期貨7月交易量同比增長41%,升至220萬手。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的背景下,新交所美元/離岸人民幣期貨交易量同比增長7%,升至310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