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6日,美國對巴西加征的40%“專案關稅”正式生效。同日,巴西財長哈達德確認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于8月13日舉行視頻通話。
加上此前面臨10%的“對等關稅”,咖啡、鋼鐵等未在豁免清單的品類自本月6日起將合計承擔50%附加關稅,這一水平與印度并列為各國之最。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巴西總統盧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目前沒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直接對話的空間。盧拉還透露,計劃中國和印度方面通話,討論金磚國家如何共同應對特朗普加征的關稅。
特朗普在7月30日簽署行政令,宣布將從8月6日起對巴西輸美產品加征40%從價關稅,但飛機、堅果、橙汁和一些金屬產品將被豁免。
8月5日,盧拉在該國外交部會議上表示,圍繞鋼鐵關稅等問題,巴西政府已授權外交部將美方行為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23年前的美國鋼鐵關稅成為保護主義適得其反的經典案例。時任總統小布什宣布對10類進口鋼鐵產品加征最高達30%的關稅,隨后歐盟、中國、日本等先后對美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最終,世貿裁定美國關稅違規,小布什政府只能提前撤銷這一政策。
巴西是拉美第一經濟體,其GDP規模位列全球前十。該國的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于領先水平,出口汽車及零部件、飛機、鋼材、大豆、藥品、鐵礦砂等,其中有54%的鋼鐵出口至美國。
為了應對不斷升級的全球經貿摩擦,巴西在兩年前就擬定《經濟對等法》。特朗普第二次上臺后,巴西鋼鐵與鋁制品被加征高達25%的稅率,于是巴西政府適時讓該立法生效,成為回應美國的法律依據。
另外,盧拉也改變對關鍵礦產和稀土的開發立場,稱其愿意與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談判。
與此同時,巴西早已調整出口結構,布局中東、亞洲等具有巨大消費潛力的重要市場。特朗普的貿易措施可能會促使巴西政府與金磚國家等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中國已批準183家巴西咖啡公司對華出口商品,自2025年7月30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
《環球時報》的報道顯示,2023年至2024年度巴西對中國的咖啡豆出口量較前一年增長186.1%。有研報顯示,中國人均咖啡消費杯數從2020年的9杯增長至去年的22杯,預計2025年現磨咖啡市場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同時,巴西也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中國進口商在今年4月中旬一度從巴西采購了至少40艘貨輪240萬噸大豆,采購量是中國月均輸入量的三分之一。2024年巴西對華牛肉出口量已達133萬噸,占中國總進口量的47%,遠超美國的1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