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重慶、新疆、陜西等地局部最高氣溫超過40℃。高溫之下,全國電力負荷攀升,今年7月4日、7日、16日、17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已經4次創歷史新高。
面對高溫“大考”,電力行業上市公司“開足馬力”,積極做好保供工作。
火電是迎峰度夏的重要“壓艙石”。例如,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發電”)旗下的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目前世界在役最大火電廠,7月3日至14日連續12天單日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其中,7月12日發電量達1.22億千瓦時。據悉,大唐發電全面升級了重點設備監盤機制,優化點檢周期,確保供電穩定。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集能源”)旗下的利辛電廠也快速響應電網的負荷需求。新集能源相關負責人近日在交易所互動平臺表示:“目前早、晚峰時段,公司4臺機組的發電負荷率達85%以上。”
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投能源”)科學統籌燃料采購,多措并舉提升火電主業經營效益。建投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河北區域持續高溫,用電負荷攀升,煤炭市場價格小幅反彈,但影響有限。公司將繼續加強電量營銷,優化燃料采購管理,做好迎峰度夏保供工作。”
除火電企業之外,風電、光伏、水電、核電、儲能、電網企業齊上陣,為電力穩定供應提供了充分保障。
例如,廣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能源”)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調度與設備維護,提升電機組運行效率,保障迎峰度夏期間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廣西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水電廠所在流域,每年6月份、7月份屬于豐水期。近期公司水電廠所在流域來水正常,有利于發供電業務創收增效。”
深耕智能配電行業的哈爾濱九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洲集團”)為夏季保障發電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從今年5月份開始,公司就清理設備的通風過濾棉、過濾網,保障風道通暢。九洲集團方面介紹,公司還采購往年高溫時期易損備件,以備發生故障后及時更換,并且定期開展大負荷高溫測溫工作,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山東信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通電子”)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以云、邊、端產品形態為載體,實時高效檢測電網運行環境隱患,識別設備運行狀態與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從而為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有力保障。在智能電網領域,信通電子在可視化智能巡檢、電網運維的隱患大數據、電網運維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充分發揮優勢。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用電負荷屢創新高,電力供應整體平穩有序。火電發揮‘壓艙石’作用,同時,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形成了多元互補的電力供應格局。儲能設備在削峰填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電網企業也為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財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研報顯示,持續高溫導致電力需求大增。火電方面,發電量有望顯著提升,且在負荷緊張期電力市場化交易電價也有望提升。水電方面,汛期來水助力水電發電量提升。核電基本處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持續高溫下核電的基荷作用有望進一步凸顯,且有望受益于當地供需偏緊帶來的市場化交易電價提升。
迎戰電力負荷高峰的同時,電源與電網新項目的建設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相關上市公司獲得了可觀的訂單。
特高壓輸電被稱作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電力高速路”,正在打開新能源消納的新通道。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變電工”)是國內領先的電氣設備供應商。特變電工方面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2025年公司已簽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甘肅-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大同-天津南1000kV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等特高壓輸電工程核心設備供應訂單。此外,新能源加速發展,度電成本持續降低,經濟性持續改善,行業增長態勢有望長期延續。光伏和儲能逆變器龍頭企業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光伏方面,公司預計2025年訂單同比增速10%左右,儲能方面,公司在手訂單充足。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的電力建設如火如荼,展現出強勁發展態勢,體現了國家對電力能源安全的高度重視和長遠規劃,不僅保障了當前電力供應,也為未來能源結構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