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徐一鳴
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A股已有10家公司在港股上市。此外,還有超80家A股公司處于赴港上市的不同階段,包括已提交上市申請、通過聆訊、正在籌劃等。
政策面上,去年4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項是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此外,香港證監會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也在去年10月份發布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多項政策的出臺為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隨著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的互聯互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可以參與港股投資。另一方面,A股公司赴港上市有助于深化全球化布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吸引多元化投資者。
具體來看,8月1日,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為充分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資源與機制優勢,優化資本結構,拓寬多元融資渠道,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為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綜合實力,7月30日,安徽華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恒生物”)表示,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宜,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體推進工作進行商討。
此外,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先后發布關于籌劃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等相關公告。
記者進一步梳理,全球化布局需求已成為企業赴港上市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從已在港股上市的公司看,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為例,其港股上市募資金額主要用于歐洲工廠擴建等,通過港股平臺實現“資本+產業”雙重出海。
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海外收入為612.0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4.22%,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為30.48%,側面反映出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不斷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術+產能”的全球化布局催化下,寧德時代在港股市場獲得了較高的溢價,截至8月1日,寧德時代H股收盤價為403港元/股,A股收盤價為263.07元/股。
從正在籌劃赴港上市的公司看,以華恒生物為例,作為氨基酸市場中的頭部企業,其L-丙氨酸產品,目前市場份額已經全球第一。
據記者梳理,2024年公司海外市場實現營業收入10.32億元,同比增長30.34%,占去年全年營收比例達47.4%。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持續拓展業務,進一步提升了氨基酸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
華恒生物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籌劃到香港上市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品牌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同時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資源與機制優勢,優化資本結構,拓寬融資渠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股公司赴港上市構建“雙市場韌性”,既是企業全球化進程的必然選擇,也是國家金融戰略布局的體現。通過“A+H”模式,企業可在融資靈活性、投資者結構、風險分散等方面形成互補優勢,而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的支點”,其制度創新與資金池功能將持續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支撐。
楊德龍認為,未來,隨著監管環境與市場生態的進一步成熟,“雙市場韌性”有望成為更多行業龍頭的標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