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戲劇,其實就藏在人間煙火的你來我往,和每個人內心無聲風暴的情理之中。小說人物并不都是從天而降的靈感,他們從我生活的走出來,一個擦肩而過的路人、一則新聞里的當事人,朋友口中的趣事,經過想象力發酵與情感熔鑄,最終在鍵盤下獲得了生命。”8月2日,第九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在上海揭曉頒獎,一等獎作品《幸孕面線糊》作者“陽光彩虹小熹呱”感嘆,寫作變成一種燃燈的過程,點亮人物困境中閃爍的人性微光。
本屆大賽以“好故事與時代同行”為主題,參賽作品5.67萬部,14部作品脫穎而出:《關內關外》《幸孕面線糊》獲一等獎,《升職之神》《我不是文豪》獲二等獎,《犬齒》《閃門》等九部作品獲優勝獎。95后作家“眉師娘”《云去山如畫》獲特別獎。大賽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指導,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支持,閱文集團主辦。活動現場,第十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同步啟動。
多元題材類型破壁,新大眾文藝蓬勃縮影
上海2015年率先創辦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鼓勵作家突破傳統網絡文學的藩籬,用筆書寫時代波瀾、反映時代風貌,取得“十年內十倍增長”成績。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表示,網絡文學每次躍升,都離不開對現實的體察、對時代的呼應。“現實題材十年崛起和向陽生長,正是網絡文學迭代升級的縮影,是新大眾文藝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據了解,第九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吸引5.4萬名網絡作家投稿,同比增長15.49%,參賽作品5.67萬部,創歷史新高。多部獲獎作品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融合非遺、科幻、職場、懸疑等多種題材類型,實現跨界創新、百花齊放。
一等獎作品《關內關外》用兩代深圳人的命運,折射城市化進程;《幸孕面線糊》以美食與非遺為紐帶,將閩南文化融入女性創作故事。二等獎作品《升職之神》《我不是文豪》深入職場、中年危機等社會議題,在熱點、痛點中建立起深刻共鳴。懸疑高概念作品《閃門》以相機連通平行時空的機制為引,揭開兩組人物的情感秘密,實現軟科幻與都市情感的類型破壁。
改編率超80%現實題材成IP開發富礦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現實題材已躍升為網文增速第二大品類,成為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激發文化創新力的鮮活載體。現實題材亦成為IP開發的新“富礦”。
此外,《關內關外》《煙云華強北》《守護蒙瑪拉爾》《血花屋》等已進入實體出版及有聲開發階段,多部作品正在被影視機構關注。大賽歷屆獲獎作品中,超八成獲獎作品進入IP開發各階段,出版、有聲、動漫、影視多線開花,已有24部授權影視劇集改編。
長信傳媒文學總監邸哲文表示,文學是IP的源頭,以《逆流純真年代》為代表的現實題材作品,既突出了時代發展的典型性與變化性,也刻畫出民生百態,強烈喚起觀眾的集體記憶和情感共鳴。目前,該作品已推進劇本開發,預計2026年拍攝制作。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自2015年創辦以來,已涌現百余部精品佳作:《濱江警事》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多部作品走進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等。“過往十年,不僅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從小眾到主流、蓬勃發展的十年,更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十年。”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表示,現實題材逐漸成為網絡文學的一支“新主流”,有了更多年輕的讀者、更創新的內容、更多元的開發;網絡文學不僅能寫現實,而且能寫出有筋骨、有溫度、有熱度的現實精品。
更多作者也堅定了網文寫作這條路,“我筆下的這個主角,看似是一無所有的中年男性,但他相信寫作是他的天命,所以像西西弗斯一樣,一直在努力,一次又一次。這和性價比無關,這只和熱愛有關。”二等獎作品《我不是文豪》作者野亮一番話,引發現場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