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7月24日電(葛佳明) 本周黃金市場再次呈現沖高回落行情。自4月25日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后,國際金價曾多次沖擊歷史新高,均以失敗告終,6月至今持續在每盎司3300美元附近震蕩。
多位接受新華財經采訪的分析師均表示,當前因地緣政治因素降溫和美聯儲降息前景不明朗等因素拖累了黃金走勢,但美元信用走弱已不可避免,黃金作為非信用資產的避險內核正經歷深度重估,金價長期牛市邏輯未動搖。
黃金持續高位震蕩
本周,紐約黃金主力期貨合約重返每盎司3400美元后出現回調,截至24日發稿,紐約黃金主力期貨合約跌0.46%,報每盎司3381美元。倫敦金現貨合約日內跌幅達0.4%,最低觸及每盎司3375美元。
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對新華財經表示,4月下旬金價創階段性新高后震蕩下行,原因較為復雜。從基本面看,隨著部分地緣沖突出現緩和跡象,市場避險情緒降溫,資金從黃金撤離。同時,美國經濟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韌性,增加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從技術面分析,前期金價快速上漲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在缺乏新的重大利好推動下,獲利了結盤的涌出導致價格回調。
賀利氏貴金屬中國區交易總監陸偉佳則認為,近期美國與多國達成關稅協議,或抑制黃金避險需求。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韌性猶存,通脹反彈,零售銷售等數據依舊超預期,市場預期7月難降息。但現在美聯儲面臨的問題在于是否可以繼續維持政策的獨立性,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間的矛盾使得美元和美債信用可能受損,推動了本周的黃金上漲。
陸偉佳表示,高價黃金繼續抑制黃金的實物消費,投資熱情也有所降溫。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我國黃金消費量505.205噸,同比下降3.54%。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為199.826噸,同比下降26%;金條及金幣264.242噸,同比增長23.69%;工業及其他用金41.137噸,同比增長2.59%。
市場等待新的驅動因素
多數分析師表示,黃金已步入區間震蕩階段。長期來看,牛市周期的判斷仍在,但3400美元—3500美元的區間高點三次突破未果,下一波上漲行情的啟動還需等待,盤整時間過久增加了下跌風險。
興業研究首席商品研究員付曉蕓認為,對于金價走勢,后續應持續關注8月后美股會否出現調整,以及市場是否重燃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上述事件或對黃金走勢等帶來驅動。但若美元指數超預期強勢可能延長金價震蕩周期。
陸偉佳表示,各國央行依舊持續購金,或進一步支撐黃金需求。黃金ETF流入量最近幾周也有所降溫,不過全球ETF持倉量仍遠低于歷史高點,后續黃金繼續上漲或重新吸引資金涌入。同時各國央行仍在持續購買黃金,將長期支撐金價。預計國際金價短期料在每盎司3150-3500美元波動。
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首席分析師王彥青接受新華財經采訪時表示,全球沖突的環境難以逆轉,美國債務仍在持續積累,貿易沖突破壞全球供應鏈體系,地區性的地緣政治沖突頻發,“去美元化”正在持續推進,將持續給黃金支撐,黃金仍處在長牛行情中。
但王彥青同時指出,在下半年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消失、美國減稅法案落地執行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緩慢寬松的背景下,貴金屬漲勢或有所放緩,預計2025年下半年黃金價格在每盎司3100-3600美元區間波動。
“金價高位震蕩是本輪黃金牛市的中繼修整,下半年還將有多重因素催化牛市突破。”顧馮達表示,一方面,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仍然緊張,全球配置性量資金涌入黃金市場尋求避險對沖。另一方面,美國掀起的全球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持續擾動地緣經貿與全球經濟前景,美國與歐盟等多方關稅談判陷入僵局,市場擔憂貿易摩擦升級沖擊全球經濟,增強了黃金的保值需求。此外,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變化也至關重要,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走軟,也將推動了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