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上交所發布科創板“1+6”政策配套業務規則 新注冊未盈利企業將進入科創成長層 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
7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預先審閱》等配套業務規則,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此舉旨在落實《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以進一步深化科創板改革。
擴規模、拓渠道、優考核 險資錨定“長錢長投”入市路線圖
超2000億元險資長期投資試點持續推進;財政部發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今年以來,政策持續協同用力,保險資金加速向耐心資本、戰略資本、長期資本靠攏。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險資在自身配置需求增大和長線資金入市政策鼓勵下,與資本市場的“雙向奔赴”正在加速展開。
從“沉默多數”到“關鍵力量”:推動A股公司治理 機構投資者角色轉變
在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百萬億元大關之際,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正經歷一場從“形式合規”到“實質制衡”的深刻變革。近日,華夏基金聯合紫頂股東服務發布《上市公司治理實踐調研洞察報告》。《報告》基于520家A股上市公司的問卷調研數據,系統性呈現了A股上市公司治理轉型圖景。
培育更多耐心資本 支持企業穿越創新周期
7月13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等系列業務規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改革是科創板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體現了科創板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有望進一步暢通“科技-產業-金融”循環,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優質科技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上海證券報 上交所正式發布科創板“1+6”改革配套規則 存量32家未盈利科創板公司進入科創成長層
7月13日,上交所制定并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等配套業務規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一攬子舉措相繼落地 金融高水平開放深度廣度持續拓展
今年以來,我國金融管理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從放寬門檻、對標規則、提升跨境服務、深化互聯互通等方面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合力構建金融高水平開放新格局。專家認為,跨境金融蓬勃發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國際資本全球配置,上半年金融開放取得諸多“里程碑式”進展。展望未來,一些核心業務領域有望加大對外資開放力度,進一步拓展金融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政策“組合拳”協同發力 險資“長錢長投”打開空間
舉牌上市公司達19次,與去年全年基本持平;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新增規模1720億元,多只基金陸續創設投資也正在落地……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推動保險資金長期入市的政策“組合拳”推出,保險資金入市“耐心”提升。險資入市步伐加快近日,利安人壽舉牌江南水務、信泰人壽舉牌華菱鋼鐵,險資正通過舉牌上市公司加速入市。
全球資本關注中國市場 長線資金加速涌入
全球資本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近期,海外長線資金動作頻頻,德國養老金斥資5000萬美元委托富國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布局中國權益資產,外資巨頭巴克萊銀行頻頻加倉國內ETF。與此同時,外資巨頭紛紛落子中國,6月以來,多家外資私募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多家外資機構表示,中國資產長期配置價值顯現,蘊藏著豐富的投資機會。
證券時報 頂層設計領航 證券業奮力書寫“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是當前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金融“五篇大文章”不僅為證券行業帶來業務增量,更推動其從傳統通道業務向綜合金融服務轉型,成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和“穩定器”。日前,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要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科創板改革“1+6”政策配套業務規則出爐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發布科創板改革“1+6”政策配套業務規則,包括《科創成長層指引》《預先審閱指引》《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指引》三項業務指引,以及修訂的《會員管理業務指南第2號——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和《證券交易業務指南第6號——證券特殊標識》兩項業務指南,旨在落實中國證監會《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下稱《科創板意見》),進一步深化科創板改革。
資本市場改革顯效 各路資金投下信任票
A股市場總市值突破百萬億元、常態化穩市機制不斷健全、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明顯提升、對外開放大門越敞越大……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并重,政策紅利激發出的市場活力,正逐步傳導至資本市場每個角落,各路資金爭相投下信任票。科技變革的腳步催促聲漸急,以改革之力厚植科創沃土成為必然。
外賣補貼大戰猶酣 平臺、商家、消費者如何共贏?
剛剛過去的周末,外賣補貼大戰硝煙繼續。淘寶閃購、美團再次發放外賣大額券,平臺訂單迎來明顯增長。這場流量狂歡,也持續引發業內人士的思考:外賣平臺為爭奪流量而展開激烈的補貼競爭,短期內對消費者和部分商家形成利好,但從長期來看,僅憑低價難以形成客戶黏性,只有提升服務價值,才能實現長期發展。“瘋狂星期六”再現7月11日晚,美團發布了“周六,快樂繼續”的微博,預告外賣狂歡進入第二個周末。
證券日報 科創板改革“1+6”新政配套業務規則落地
深化科創板改革,“1+6”新政配套業務規則陸續發布。7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發布了新制定的《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以下簡稱《科創成長層指引》)、《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預先審閱》(以下簡稱《預先審閱指引》)、《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8號——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以下簡稱《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指引》)等3項業務指引,以及修訂的《會員管理業務指南第2號——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和《證券交易業務指南第6號——證券特殊標識》等2項業務指南。
引導險資長期穩健投資 資本市場再迎重磅利好
在資本市場的生態構建中,中長期資金的穩定注入一直是市場關注熱點。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并要求其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注重穩健經營,增強投資管理能力。這一政策的出臺,將有效提高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也有利于險資發揮長期資金屬性。
收購存量房工作落地見效 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今年以來,各地發力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構建“市場+保障”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持續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相關工作。7月9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發布《關于征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項目的公告》,明確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行配售或配租,面向鄭州市征集符合條件的房源項目。“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有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再平衡。
國企并購重組活躍度驟增 年內A股相關案例同比增長182%
在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及《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的催動下,今年以來,A股市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活躍度明顯提升。《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得知,以首次公告日作為統計依據,剔除已失敗的,今年以來截至7月13日,A股市場涉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國資控股、省屬國資控股、地市國資控股、其他國有)的并購案例合計849起,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約182%。
第一財經 當“長錢”有了長周期“指揮棒” 險資投資會走向哪里?
隨著考核周期的再次拉長,近35萬億元保險資金迎來了更貼合其“長錢”屬性的考核指揮棒。在這一政策導向下,險資投資又將走向哪里?“進一步拉長周期考核,顯然能夠讓我們這樣的長期資本真正成為更耐心的資本,這種耐心也表現在能夠更為堅定和持久地貫徹我們的中長期投資戰略戰術。”一名保險資管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業內人士分析稱,拉長考核周期無疑有助于險資長錢長投,進一步增加權益投資的配置。
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八成 102項重大工程年底完成
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預計可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值為5.5%,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十四五”以來,中國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積極建設消費和投資需求旺盛的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經濟參考報 積極引導“耐心資本”入市 國有險資迎長周期考核新機制
財政部近日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并對保險公司開展資金運用提出要求。新考核指標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開始實施。多家保險公司表示,《通知》體現了財政主管部門對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的高度重視,為國有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也有助于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
工信部將高質量編制 “十五五”兩化融合發展規劃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點(下稱“要點”)。其中提出,健全兩化融合政策體系,抓好“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落實,高質量編制“十五五”兩化融合發展規劃;推動發布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平臺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