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債券通迎多項對外開放優化舉措 擴大“南向通”境內投資者范圍 拓寬離岸回購應用場景
業內人士表示,多項新舉措將為債券通發展注入新動能,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獲取人民幣流動性支持,提升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競爭力。
小米YU7現車遭“黃牛”倒賣:有賣家囤近300單
記者調研了解到,“黃牛”有兩種方式轉讓現車和準現車:一是提車后按照二手車交易過戶,二是提車前更改上牌人信息,按照“一手車”方式轉讓。“一手車”可以享受置換補貼以及地區補貼等,因此轉讓的價格略高。
陷2.34億元訴訟漩渦 亞士創能自曝“資金周轉困難”
針對此次訴訟,亞士創能表示,因其與巴德富素有業務往來,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向巴德富借款1.57億元,現由于公司資金周轉困難未按時償還上述借款。公司將依據案件實際進展情況和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甬金股份實控人被取保候審 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
甬金股份(603995)7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7月7日晚自實際控制人曹佩鳳處獲悉,其因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于當日被金華市公安局作出取保候審決定。曹佩鳳提供的《取保候審決定書》顯示,取保候審期限從2025年7月7日起算。
上海證券報 債券通“南向通”參與投資者將擴容至四類非銀機構 拓寬離岸回購應用場景 可交易幣種由人民幣拓寬至美元、歐元、港元等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債券通“南向通”擴容不僅有望緩解境內“資產荒”壓力,更將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由政策型開放邁向制度型開放,加快人民幣資產國際化進程。
離境退稅優化+新場景驅動 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半年消費活力攀升
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占全國約六成、消費品進口占全國比重超過一半、中華老字號數量占全國近三分之一……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等五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我國消費資源的聚集地和消費活力的“樣板間”。今年以來,這五個城市從提高優質消費品供給、創新消費場景、舉辦消費活動、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等方面入手,加快提升“中國消費”的國際影響力,為擴大內需和拉動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智元機器擬大手筆入主上緯新材 “稚暉君”團隊要來A股了
7月8日晚,上緯新材(688585)發布公告稱,智元機器人擬通過公司及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待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智元恒岳”),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鄧泰華。
穩定幣的“熱”與“冷”
一則與科技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推動穩定幣開發的消息,讓金涌投資活躍到了投資者面前。7月8日,港股金涌投資放量拉升,漲幅一度超過650%,引發市場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新興行業,穩定幣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有望持續受益,但熱鬧背后還需關注監管體系不完善可能給市場帶來的潛在沖擊。
證券時報 國家發改委新增下達百億以工代賑中央投資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新增下達1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開展以工代賑加力擴圍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增收行動,支持26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1975個項目,預計發放勞務報酬45.9億元,助力31萬名重點人群穩就業促增收。
“朋友圈”越來越廣 中國外貿成績單亮眼
根據海關統計,截至2024年末,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今年前5個月,我國對非洲、東盟、拉丁美洲、歐盟的出口總值分別增長了20.2%、13.5%、10.6%、7.7%,較前5個月總體出口增速分別高出13個百分點、6.3個百分點、3.4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
債券通推出八年成績斐然 中國債市影響力吸引力顯著提升
過去8年,債券通成績斐然。在本次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江會芬表示,全球前100大資產管理機構已有80余家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投資,境外投資者交投活躍。在境內外各界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顯著提升。
加倉熱門賽道 北向資金持股市值攀升
陸股通2025年二季度持股情況出爐。統計顯示,北向資金整體持倉市值和持股數量均有提升,超半數行業的持股數量環比增長。
證券日報 央行、香港金管局宣布三項對外開放優化措施
債券通是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開通八年以來,債券通持續協助境內外投資者通過兩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機構,高效參與兩地債券市場。
5000億元再貸款支持密集落地 服務消費與養老產業迎“活水”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為服務消費和養老產業提供了針對性金融支持,有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消費需求,同時也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政策、市場、資本、人才四輪驅動 創新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動力足
7月7日,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最新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批準創新藥43個、創新醫療器械45個,同比分別增長59%和87%,改革政策紅利正在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
年內A股公司意向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大增 科技型企業受追捧
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增多,主要得益于“并購六條”政策紅利的釋放、創投機構并購退出需求的增強、上市公司產業整合的加速以及擬IPO企業估值優勢等四方面原因。
21世紀經濟報道 反“內卷”動作不斷 劍指汽車、光伏等行業低價無序競爭
專家分析表示,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將“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和“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置于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突出位置,釋放出的信號相當重大,展現“反內卷”的決心。
消失的5年期大額存單:銀行壓成本財富找新“家”
在銀行存款利率全面進入“1”時代后,曾作為銀行攬儲利器,一度“一單難求”的高收益大額存單產品也逐步退出市場。
第一財經 特朗普掀關稅風云第二季 全球股市出奇淡定 機構都說要加倉
全球經濟分析公司BCA Research歐洲投資首席策略師薩瓦里(Mathieu Savar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的基準情景是美歐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達成協議,歐洲接受10%的對美出口關稅,部分特定關稅將獲得減免或取消。這種情況雖會對歐洲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構成短期壓力,但影響可控。”
美團阿里商戰 奶茶店員和騎手崩潰了
風暴始于巨頭們真金白銀的廝殺。上個周末,突如其來的補貼大戰,成功點燃了消費者"奶茶自由、咖啡自由"的熱情。各種“薅羊毛”戰利品塞滿冰箱的曬圖刷屏社交平臺,平臺交出破紀錄的成績單。在這背后,門店與騎手經歷了一場極限壓力測試。累,是他們最深刻的周末記憶。
經濟參考報 人民銀行正積極研究 更多推進債市對外開放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江會芬7月8日在“債券通周年論壇2025”上發言稱,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定不移擴大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目前“正積極研究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其他措施。”
更高速更智能更開放 中國高鐵持續領跑全球
營業總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里程70%以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已建成投產約81.5%;主持制定了國際鐵路聯盟(UIC)高速鐵路領域全部13項系統級國際標準……7月8日在北京開幕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披露了中國高鐵的發展成績單。一組組數據背后是中國高鐵不斷創新、保持領跑優勢的努力,更是中國高鐵聯通世界、共贏未來的信心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