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回購增持熱度不減 分紅頻次增多 A股投資價值穩步提升
據統計,截至7月6日,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設立以來,已有688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1358.6億元。今年以來,436家上市公司獲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貸款金額上限合計865.77億元,新工具使用熱度不減。除回購增持外,A股市場上分紅頻次增多,釋放出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意識提升的積極信號。
財政部: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
財政部7月6日消息,財政部日前發布通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經批準,財政部決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通知明確,采購人采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時,確需采購進口產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應當排除歐盟企業(不包括在華歐資企業)參與。對于參與的非歐盟企業,其提供的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占比不得超過項目合同總金額的50%。
半年度業績預告超七成預喜 機構扎堆調研高增長標的
近期,A股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呈現加速態勢。截至7月6日19時,A股共有54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略增11家,扭虧3家,續盈4家,預增21家,已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整體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性。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業績預告后,引發機構扎堆調研,部分上市公司近期股價出現明顯波動。
筑巢引鳳 創投風起 遼寧區域性風投創投中心呼之欲出
遼寧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戰巍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遼寧科技產業基礎扎實,創新底蘊深厚,近年來積極抓住全面振興新突破機遇,持續優化創投生態,實現共贏發展。
上海證券報 年中經濟透視 | 向“新”發力 “兩重”等重點項目牽引投資穩中有升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與此同時,多地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條”加快。上海證券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25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項目涉及各類重點項目,主要聚焦于電網升級、軌道交通、高端能源裝備等領域。
多重紅利催生并購“樂土” A股公司“競逐”擬IPO資產
周恒制圖近日,建龍微納公告,擬并購漢興能源不少于51%的股權,后者曾申報創業板IPO。建龍微納并非孤例。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2025年至今,A股公司宣布并購擬IPO企業的案例已達23個,并呈加速趨勢。自2024年9月24日“并購六條”發布至今,有40家A股公司披露相關事項(包含已終止)。
結構性機會持續涌現 多路資金快步入市
在國內市場結構性機會持續涌現的情況下,多路資金快步入市。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7月私募信心指數和加倉意愿指數環比均小幅提升。截至6月末,倉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占比更是超過90%,環比5月末有所提高。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已有10余家險企設立或增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入市總規模預計超過2000億元。除了機構資金,今年上半年個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顯著提升。
外資機構上半年調研A股公司近5000次
2025年上半年,外資機構對A股公司調研熱情持續高漲。Wind數據顯示,外資機構上半年累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達4766次,深證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公司獲調研次數均過千。其中,匯川技術以485家外資機構調研量成為最受外資機構青睞的A股上市公司。站在當下時點,多家外資機構認為,當前A股市場吸引全球資本深度布局,其中有不少結構性機會值得挖掘。
證券時報 遏制非理性行為 程序化交易新規今起施行
滬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今起正式施行。隨著一系列涉及程序化交易的配套法規相繼實施,量化行業將向更規范、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中方采取措施回應歐盟限制中企參與醫療器械公共采購
7月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答記者問時表示,相關措施是為了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方措施只針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產品不受影響。
中國市場不乏機會 多家明星私募積極研判后市
進入下半年,股市將會如何演繹,明星私募發布的最新預判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近日,多家明星私募發布的最新市場觀點顯示,其對后市態度整體都較為積極。證券時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淡水泉在近日發布的最新投資月報中稱,今年上半年市場的鮮明特征之一,是避險思維讓位于機會思維,這與前兩年的情況存在明顯不同。
知名基金經理調倉動向曝光 密集參與醫療軍工板塊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基金經理在醫療和軍工兩大板塊上的動作較為密集。融通基金萬民遠在一季度減持東方生物后,二季度再度轉為增持,同時對陽光諾和進行了先加后減的操作;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在二季度新晉邁普醫學前十大流通股東,廣發基金吳興武則進行了減持;同時,廣發基金的陳韞中、永贏基金的高楠和李文賓對軍工股進行了增持。
證券日報 6月份全球制造業PMI指數持續上升 亞洲制造業仍是全球經濟穩定恢復重要力量
7月6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5%,較5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但仍在50%以下。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武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綜合指數變化,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業仍運行在收縮區間,但指數連續小幅上升意味著全球制造業恢復力度有所提升。
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社融或環比大增
6月份金融數據發布在即。隨著5月份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陸續落地顯效,金融數據將出現哪些積極變化?《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對6月份金融數據進行前瞻分析。總體來看,業界普遍預計,6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融均將環比多增。回顧5月份數據,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0.62萬億元,新增社融2.29萬億元。
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接連自購
近期,公募基金管理人接連自購。7月4日,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大成基金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擬任基金經理將共同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認購大成洞察優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大成洞察優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募集期為7月7日至7月22日,擬任基金經理為李博,有大成企業能力驅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大成精選增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兩只在管。此前,大成基金也曾發布自購公告。
全方位立體化嚴打財務造假 證監系統一年合計罰沒37億元
自去年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以來,監管部門加強部際協同和央地協同,推動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財務造假防治機制。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7月5日以來截至今年7月4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對財務造假開出165張罰單(行政處罰),罰沒金額合計37億元。
人民日報 金融賦能激發消費活力潛力(財經眼)
拓展多元化消費融資渠道,加大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支持,持續優化支付服務。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等6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推出19條重點舉措,明確了當前金融支持消費增長的方向和重點。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如今,隨著金融服務深入滲透各類消費場景,金融產品更加貼近日常生活,金融“活水”正不斷流向消費領域。
發展足球事業 呼喚“事業心”(人民時評)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中國球迷沒能等來那支心心念念的球隊。平心而論,是中國人“玩不轉”足球嗎?中國男足曾在2002年踏上過世界杯決賽圈的賽場,在2004年獲得過亞洲杯亞軍,精彩場面年紀稍大的球迷仍歷歷在目。理性觀察,中國的足球氛圍不好嗎?今年3月,浙江杭州奧體中心涌入70588名球迷,創下男足主場賽事上座人數的新紀錄。放到世界范圍內,這也是一個極高的數字。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金觀平: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刻不容緩
江河保護治理,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特殊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水資源特點和人口經濟狀況,決定了我們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動這項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工作。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在部署“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任務時,明確提出“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
用好用足宏觀政策釋放紅利
當前經濟穩定運行的壓力猶存,需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通過增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用好用足政策空間,充分釋放政策效應,就可以更有效擴大國內需求、暢通經濟循環、增強發展動能。近日,財政部公布三季度將發行11只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4只發行時間較原計劃提前。此外,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將在7月下達的消息也引起高度關注。
第一財經 “大而美”法案再借4萬億重塑全美產業 將如何影響美元資產
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減稅和支出法案(下稱“‘大而美’法案”),于當地時間4日正式由他簽署成為法律。“大而美”法案因削減醫療保險、增加長期債務、取消清潔能源優惠政策和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等而備受爭議。
馬斯克負氣成立“美國黨” 可能連一張選舉人票都拿不到
世界首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ElonMusk)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正式向美國兩黨制發起挑戰,但這將是一個艱巨的任務。當地時間7月5日,曾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系密切的馬斯克在其社交媒體平臺宣布成立“美國黨”,并直言“我們生活在一個通過浪費和腐敗使國家破產的單黨制國家”,而“美國黨”的使命是“讓你們重獲自由”。
經濟參考報 強化高頻交易監管 三大交易所新規正式實施
7月7日起,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正式開始實施,將加強程序化交易監測監控,強化高頻交易監管。交易所方面表示,后續將在證監會指導下,結合市場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持續完善程序化交易相關監管安排,形成系統性、可操作的自律監管規則體系,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運行。
瑞銀證券:A股盈利有望呈逐季溫和回升態勢
日前,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在媒體發布會上對下半年A股市場進行了研判與展望。孟磊表示,從盈利層面來看,支持政策等因素影響將使得A股盈利有望呈逐季回升態勢;估值層面,中長期資金的持續入市有望在中期形成重構催化。資金面上,險資等中長期資金有望為穩定市場貢獻合力,而隨著市場表現的回暖,主動型公募基金凈流入有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