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星期五),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務院發文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措施 涉及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數字貿易等七大方面77條舉措
中國政府網7月3日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3日對外發布。通知指出,2023年11月,國務院印發《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支持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打造國家制度型開放示范區。
工信部將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
工業和信息化部3日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聚焦加快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轉變,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應用市場等方面取得領先優勢,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靚麗名片。
商務部將繼續加強二手車出口工作指導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惠民效應凸顯
7月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商務部將重點辦好“投資中國”標志性展會,也就是9月將在福建廈門舉辦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回答有關“0公里”二手汽車出口的問題時,何詠前說,汽車是“大件耐用”消費品,鼓勵和支持“二手車”市場發展是各國通行做法。
今年舉牌已達19次 險資入市步伐加快
險資舉牌步伐不停。7月3日晚,華菱鋼鐵發布公告稱,信泰人壽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購買公司股票3.4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達到5%,根據相關規定,已觸發舉牌。同日,利安人壽發布公告稱,其于7月1日舉牌江南水務。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險資合計舉牌19次,涉及15家上市公司,舉牌次數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上海證券報 規模穩步增長 機制持續創新 市場愈發成熟 債券通運行八載 中國債市開放“主引擎”動力強勁
作為連接境內外金融市場、促進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債券通高效運行8年,交出了亮眼成績單。債券通運行8年來,規模穩步增長,機制持續創新,市場愈發成熟。目前,債券通已成為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主引擎”。未來,債券通有望加速推動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進一步深化境內外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
政策催生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服務消費“+”出滿滿煙火氣
“露營+美食”“IP+消費”“人工智能+消費”……近期,隨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消費領域尤其是服務消費中,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多地聚焦服務消費新增長點,密集出臺政策、舉辦活動,增加優質產品供給,積極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專家分析稱,我國服務消費擴容空間巨大,從供需兩端發力,有望為消費增長和經濟回升打造“強引擎”。
上交所啟動科創板改革“1+6”政策宣介活動
近期,上交所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舉辦科創板改革“1+6”政策宣介會,正式啟動在全國重點省市以及科技企業聚集地的系列宣傳貫徹活動,旨在盡快推動科創板改革“1+6”政策落地見效、全面提升上交所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效能。地方金融、科技、經信等相關部門,重點園區,上海、北京證監局,200余家重點科創企業以及證券公司代表,共420余人參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
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主持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并表示,要堅決落實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關于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決策部署,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本次座談會聚焦加快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聽取光伏行業企業及行業協會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部屬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證券時報 國務院發布相關《通知》 復制推廣77條“上海經驗” 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向全國或其他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總計77條試點措施,涵蓋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改革、“邊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風險防控等七個方面。
上交所:盡快推動科創板“1+6”政策落地見效
上交所近期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舉辦科創板改革“1+6”政策宣介會,正式啟動在全國重點省市以及科技企業聚集地的系列宣傳貫徹活動,旨在盡快推動科創板改革“1+6”政策落地見效,全面提升上交所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效能。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表示,我國科技創新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科創板改革從“試驗田”走向高質量發展的“示范田”。
“反內卷”號角吹響 多個行業應聲而動
編者按:近年來,汽車、光伏、鋰電池等行業的“內卷式”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為爭奪有限市場份額,盲目投入人財物力進行重復建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頻發,不僅導致全行業利潤被嚴重稀釋,更破壞了產業生態的健康根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751家私募6月調研387家A股公司 電子、醫藥生物行業最受青睞
作為股市風向標,私募基金的調研動向往往揭示資金偏好,備受行業關注。隨著股市持續回暖,私募基金近期開啟新一輪密集調研。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6月共有751家私募證券管理人調研387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達1769次。其中,電子、醫藥生物兩大行業備受私募青睞,合計被調研541次,占比逾三成。
證券日報 監管靶向治理違法違規行為 資本市場主體合規意識顯著提升
今年上半年,在“快、準、狠打擊違法違規,既抓早、抓小、抓苗頭,更打大、打惡、打重點”的理念指引下,監管對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短線交易、資金占用等資本市場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靶向治理,市場主體合規意識顯著提升,市場生態持續凈化。
多地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 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7月2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就《廣州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施辦法(暫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文件提出,當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率低于75%時,可啟動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即“商轉公”)。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以來,已有重慶、沈陽等約20個城市相繼支持并優化“商轉公”政策。
A股新開戶數顯著增長 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投下“信心票”
最新A股新開戶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新開1260萬戶,同比增長超32%。筆者認為,上半年A股新開戶數量顯著增長并非簡單的數量累積,而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成效的集中顯現,是政策引導、經濟新動能崛起以及投資者資產再配置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更是投資者與資本市場之間一場充滿信心的“雙向奔赴”。具體來看,A股新開戶數顯著增長釋放出三個積極信號。
九部門聯合發文加大對“個轉企”發展的培育支持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7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高效辦成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一件事”加大培育幫扶力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優化“個轉企”辦理流程,加大“個轉企”培育幫扶力度。
21世紀經濟報道 “化債”切換至“穩增長”: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將提速
2025年上半年,我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5.49萬億元,“化債”置換債券密集發行、今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是推動地方債放量發行的主要原因。其中,置換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規模接近1.8萬億元,發行進度接近90%;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2.16萬億元,占全年額度的近50%。
蘋果殺入折疊屏 榮耀緊張不?
7月2日,榮耀發布了折疊屏手機MagicV5。6月,vivo發布了大折疊,小米發布小折疊,華為在3月發布闊折疊。同時,蘋果折疊屏訊息不斷,三星下周也將發布折疊新品。折疊屏的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AI時代來臨,折疊屏和AI的結合也成為看點。
第一財經 工信部組織14家光伏巨頭座談 稱將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
7月3日晚間,“工信微報”突發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于當日召開了光伏行業制造業企業座談會。據官微消息,該座談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主持。會上,14家光伏行業企業及光伏行業協會負責人作交流發言,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市場競爭、行業生態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介紹企業基本情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8000億“兩重”項目清單全部下達 下半年穩投資如何發力
作為今年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迎來新進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稱“國家發改委”)近日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近期,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等部門也通報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進展。
經濟參考報 釋放制度創新紅利 上海自貿區77條試點措施復制推廣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7月3日對外發布。《通知》對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作出具體安排,并給出試點措施復制推廣的任務表,涵蓋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改革、“邊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風險防控等7個方面,共77條試點措施。
九部門幫扶“個轉企”:簡化程序 降低成本
7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發布《關于推進高效辦成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一件事”加大培育幫扶力度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簡稱“個轉企”),加大培育幫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