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 (記者夏賓)在浙江紹興,交通銀行紹興分行向紹興某康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發放貸款666萬元(人民幣,下同),用于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在重慶,中國民生銀行重慶分行為當地某連鎖餐飲企業提供300萬元信用貸款,用于中央廚房改造及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在上海,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為上海某旅行社發放貸款1360萬元,有效緩解該企業資金壓力,助推區域文旅產業發展......
中國央行宣布設立額度達5000億元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后,各地金融機構密集行動,紛紛發力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
據中國央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上述5000億元再貸款工具對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以及5家屬于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城市商業銀行發放的服務消費重點領域貸款,可按照貸款本金的100%申請再貸款。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把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這既是對"超常規逆周期調節"的深化,更是應對外部沖擊的主動布局。一方面,中國的服務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激發,且相較于商品消費,服務消費不易透支未來消費能力,也有利于吸納更多就業崗位;另一方面,養老保障仍有改善空間。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中國當前商品消費較為充分,在"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耐用品消費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24年商品消費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與美國基本相當。服務消費發展空間相對較大,2024年中國居民服務消費占GDP比重為18%,而發達國家一般在40%以上,折射出中國服務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應支持擴大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中國已逐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居民消費結構也在優化升級,對高品質服務的消費需求將持續上升。當前"以舊換新"政策補貼大多為耐用消費品,短期效果明顯,服務消費則具有較大增長潛力。
該專家稱,近期中國央行推出的服務消費和養老再貸款工具,著重從供給側發力,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居民服務、養老托育、教育、旅游等服務消費領域金融供給,推動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擴大投資、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居民高質量服務消費需求,拉動居民進一步擴大消費,這也是未來宏觀政策支持促消費的重要方向。
提振消費,是當前中國擴內需、穩增長的關鍵點。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趨弱,中國經濟正加速向以內需為主導的增長模式轉型,消費已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具有重大作用。
業內專家表示,《意見》立足國家戰略與提振消費需求,從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擴大消費領域金融供給、挖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進提升消費供給效能、優化消費環境和政策支撐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為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