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注重投融資相協調 引導長錢向“新”集聚
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是科創板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市場人士看來,通過豐富科創板ETF品類和其他衍生品,可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的參與方式和更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加快構建投融資協調的市場生態。
生態環境部:多措并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6月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表示,“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協同推進實施《“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在美麗海灣建設、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統籌謀劃“十五五”重點海域綜合治理行動,協同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與美麗海灣建設。
擴內需政策加碼 夯實經濟向好之基
專家認為,擴內需政策在消費與投資兩端協同發力,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筑牢根基。面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在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擴大內需尤其是提振和擴大消費將成為下半年乃至“十五五”時期的必然選擇。
中達安實控人擬變更 股票今起復牌
6月25日晚,中達安(300635)公告稱,公司與廈門建熙于6月25日簽署股份認購協議,擬向廈門建熙發行不超過4204萬股股票,發行后廈門建熙將持有公司23.08%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濟南市歷城區財政局變更為王立。中達安股票交易自6月26日開市起復牌。
上海證券報 在夏季達沃斯論壇“觀”經濟大勢:“中國引擎”賦能全球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六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舉行,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多名代表開展研討交流,洞察全球經濟脈動和產業變革浪潮,釋放出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等積極信號。與會專家表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中國以創新激活新增長點,為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注入動能。
中國資產全線爆發 外資機構維持超配建議
本周,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回暖,中國資產全線爆發。6月25日,滬指收盤漲超1%,創下年內新高,創業板指漲超3%,全市場當天成交額為16394億元,超3900只個股上漲。美股市場中,中概股同樣全線爆發,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本周前兩個交易日漲逾4%。
金融政策加碼消費賽道 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投資
“消費產業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迎來新利好。”多位受訪投資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港股市場涌現多個消費類明星企業,為一級市場消費投資賽道注入強心針。而《意見》的出臺,則被業內視為新利好,有望從頂層設計層面優化消費行業投資與退出途徑,或將成為引導資本回流的重要轉折點。
需求回暖疊加技術賦能 多家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
市場需求復蘇、主業提質增效、出海勢頭迅猛等關鍵因素,共同勾勒出上述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發展輪廓。與此同時,有一批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公司在手訂單飽滿、產銷情況良好,傳遞出下半年行業整體向好的信心。
證券時報 獲批香港虛擬資產交易牌照 國泰君安國際罕見拉升近200%
據香港證監會披露,目前獲批可通過綜合賬戶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機構共計40家,除了國泰君安國際之外,還有天風證券旗下的天風國際、東方財富旗下的哈富證券,以及富途證券(香港)、盈透證券、中國中期證券、眾安銀行等。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華泰國際、招商證券國際等多家中資券商也在積極申報虛擬資產相關交易牌照。
專家熱議全球去美元化 看好中國推出人民幣穩定幣
2025年以來,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放緩預期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升溫,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與此同時,人民幣、歐元等非美元貨幣在主權儲備中的占比持續提升,并在貿易結算中更加廣泛地使用。在2025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多位海外專家指出,全球正處于“去美元化”進程,但距離挑戰美元地位較遠。從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中國有必要推出人民幣穩定幣。
銀行股“漲”聲不斷 險資密集舉牌
6月25日,銀行板塊先抑后揚,行業指數上漲1.05%,實現四連陽,五大行股價集體創新高。此外,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等4家城商銀行股價亦創歷史新高。
支持消費類企業上市融資 創投募投退循環更暢通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一級市場消費投資機構紛紛表示,新政策的推出振奮人心。有投資人坦言,終于看到了“曙光”。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政策層面釋放的積極信號有助于提振投資者對消費板塊的信心,為消費企業IPO創造更好的市場氛圍,也為進一步暢通創投行業募投退大循環提供有力支持。
證券日報 央行開展3000億元MLF操作 連續4個月加量續作
6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3653億元逆回購操作。由于當日有1563億元逆回購到期,以逆回購口徑計算,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2090億元。
小小潮玩撬動IP大市場 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中國潮玩IP正以破竹之勢刷新著世界對中國創造的認知。一只不到手掌大的小玩具,折射出中國IP經濟“彎道超車”的新圖景:從代工訂單的薄利多銷到原創IP的全球溢價,小小玩具背后,是一場由制造力、創造力與情感力共同驅動的產業革命。
美聯儲7月份降息概率小
雖然近期美聯儲官員釋放出“分歧十足”的信號,但在筆者看來,基準情況下,美聯儲在7月份降息概率仍較小,今年首次降息或在9月份。
中小券商股權流轉升溫 地方國資是重要收購方
在證券行業并購重組不斷推進、加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小券商股權流轉持續升溫。今年以來,多家中小券商股權被掛牌轉讓,地方國資是重要收購方。然而,記者注意到,不同中小券商股權的市場“熱度”卻截然不同,股權流拍和多家機構爭相競拍的現象同時存在。
21世紀經濟報道 夏季達沃斯:共話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
從冬季皚皚白雪的阿爾卑斯山麓小鎮達沃斯,到夏季熱情似火的渤海之濱天津,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變局時代迎來了獨具一格的“成人禮”。
全運經濟風起 贊助吸金近16.5億元
具體來看,十五運會的品牌效應和平臺優勢已吸引眾多企業贊助合作,贊助意向總額超20億元;聚焦賽事側、觀眾側、城市側等應用場景,政企聯動價值共創,以賽興城;各地結合文旅特色推動“跟著賽事去旅行”,拉動文體旅商融合消費。
第一財經 港股IPO需求旺盛 海外主權基金爭做基石
在市場配置方面,高盛維持對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議,預計滬深300目標點位為4600點,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為84點,對應約10%的上行空間。行業方面,付思表示,高盛持續看好消費、銀行、房地產等對政策寬松敏感的行業。其中包括,消費相關的互聯網消費服務,以及受益于政府消費的醫療器械領域等。
監管公開私募亂象 違規手法五花八門
在深圳證監局日前發布的最新一期《深圳私募基金監管情況通報》中,部分私募機構主業存在不足,“副業”反倒花樣百出,包括充當偽金交所及債券發行的“掮客”、倒手摘牌公司股權等,還有部分私募則淪為利益輸送、非法集資的通道。
經濟參考報 第五套標準正式重啟 科創板聚焦構建創新新生態
在沉寂了兩年之后,科創板再度迎來未盈利企業適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項目上會。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稱,將于7月1日召開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審核禾元生物IPO申請。根據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禾元生物擬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這也是科創板適用第五套標準上市重啟后的首個上會案例。
固態電池研發面臨多重技術考驗
專家表示,固態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安全性與長循環壽命等優勢,成為全球各大科研機構與企業競相布局的戰略高地。硅基負極材料則憑借超高理論比容量的優勢,為提升電池性能開辟了全新路徑。兩項技術的協同發展,正在為電動汽車、電動飛機、智能機器人乃至“低空經濟”勾勒出無限可能。不過,其大規模商業化仍面臨技術成熟度、成本控制、工藝優化等多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