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開打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終于達成了他的第一個貿易協議。
據新華社報道,特朗普8日宣布,美英達成新貿易協議,部分撤回特定領域關稅,進一步擴大雙方產品市場準入。然而,外界普遍質疑這不過是一份關于兩國后續談判的“計劃書”,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協議。
互相削減關稅
白宮8日發布的文件顯示,每年從英國出口到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將按10%額外關稅征稅,超過部分按25%額外關稅征稅。而英國將削減或取消非關稅壁壘,對美國牛肉、谷物、乙醇等產品擴大市場準入。不過,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的10%“對等關稅”仍將保留。
而根據英國首相斯塔默當天在捷豹路虎工廠發表的講話,英美將互相削減關稅,英國出口美國的鋼鋁產品將取消關稅,汽車關稅將從現在的27.5%下調至10%,農產品在一定配額內將實行零關稅;美國出口英國的乙醇關稅也將降至零。
然而,特朗普也承認,協議諸多細節尚未明確,將在未來幾周內敲定。在外界看來,與其說這是一份協議,不如說是一份諒解備忘錄,一個為后續談判設定的框架。
英美各取所需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朱聯璧表示,英國“脫歐”后一直在尋求屬于自己的貿易協議,在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前,英國已與印度達成貿易協議。實際上,英國同印度的貿易談判在2022年就開始,英美貿易談判更是早在2020年啟動。上臺快一年的斯塔默政府迫切需要政績夯實執政基礎,在關稅戰背景下一舉啃下兩塊“硬骨頭”,無疑對工黨政府來說是加分的。
“正因如此,雖然還有許多細節沒有敲定,這份協議更像是個談判框架,特朗普和斯塔默還是選擇在媒體面前通過免提電話對話,頗有作秀意味?!敝炻撹嫡f,“汽車業看起來是英美這次談判中最為受益的行業,斯塔默在捷豹路虎工廠發表講話能看到宣傳的意圖?!?/p>
但是,英國是否真能從中獲益,能獲得多大利益,具體方案能否被在野黨和民眾接受,仍需關注后續談判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肖河認為,這份協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急需展示關稅戰成果的特朗普的壓力,但從經濟上看對美國意義并不大。美國是英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而英國不過是美國的第11大貿易伙伴。
看起來,美國人被迫節衣縮食的日子還得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