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英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自4.5%下調至4.25%,為此降息周期中的第四次調整利率。該決定以7比2的投票結果通過,旨在緩解通脹壓力并推動經濟增長。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間對于經濟前景持有不同見解,也反映出全球經濟日益復雜背景下的政策制定挑戰。
在九位委員會成員中,五人支持25個基點的降息,兩人主張更激進的50個基點降息策略,而另外兩人則投票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這種分歧不僅展示了對當前經濟狀況的不同評估,也特別凸顯了美國貿易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
外部成員丁格拉和泰勒主張大幅降息,他們認為全球能源與貿易政策的趨勢可能威脅到經濟增長及出口價格。相對地,首席經濟學家皮爾和外部成員曼恩傾向于保持利率不變,他們強調金融條件自3月以來已有所放寬,并且更加關注英國內部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引發的通脹風險。
盡管進行了降息,英國央行指出貨幣政策仍在抑制增長和通脹方面發揮作用。雖然增長風險略微偏向下行,但通脹風險依然雙向存在,因此委員會表示將密切監控高度不確定性的局勢。此外,央行還提出了兩種情境來指導決策:一種是混亂的貿易政策增加了不確定性并抑制了活動與通脹;另一種則是供應鏈沖擊導致經濟增長疲軟但通脹上升。
英國央行提高了對2025年的GDP增長預期至1%,高于之前的預測值0.75%。與此同時,2026年和2027年的增長率預計分別為1.25%和1.5%。通脹率預計將在第三季度達到3.5%的峰值,低于先前預測的3.7%,主要受益于能源價格下降。長期來看,到2027年初,通脹率預計將回歸至目標水平2%。
此外,英國央行警告稱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是影響英國經濟的關鍵因素,尤其是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可能會給英國帶來額外的成本和經濟活動的沖擊。
就在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英之間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這是自今年4月對英國商品加征新關稅以來首次與受影響國家簽訂的相關協議。特朗普宣稱,該協議“全面且深入”,涵蓋大量新增市場準入機會,并強調英國將取消許多針對美國產品的非關稅壁壘。
然而,英國政府對此表現得更為謹慎。唐寧街10號發言人表示,談判正在加速進行,并承諾首相會適時提供更新。發言人重申首相斯塔默始終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并視美國為重要的經濟和安全盟友。分析人士認為,鑒于缺乏具體條款說明以及英方的審慎態度,外界對這份協議的法律約束力和執行前景持保留意見。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