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熱捧”到接近“崩盤”,到底有多快?沐邦高科(下文亦稱“*ST沐邦”,603398.SH)的答案是:只需要一次豪賭。
5月8日晚,已經“披星戴帽”的*ST沐邦披露公告稱,因公司與無錫先導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案,2025年5月7日公司部分募集資金賬戶被司法劃扣,劃扣金額共計4254.54萬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募集資金賬戶資金累計被劃扣1.22億元,被凍結3488.16萬元。
作為市場上最為知名的光伏跨界企業,沐邦高科曾經一度被資本熱捧,股價從2021年初的10.55元/股上漲至2022年最高點53.80元/股,隨后跟隨光伏行業周期下行而大跌。截至2025年5月9日,*ST沐邦股價報收6.09元/股,連續5個交易日封死跌停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沐邦高科尚有2.6萬戶股東。
就業績、經營情況等相關問題,5月9日,時代財經致電沐邦高科董秘辦,但截至發稿前,公司電話仍無人接聽。
“財務方面流動性已經惡化,公司跨界光伏反成拖累;現金流緊繃,貨幣資金僅2.67億元,但應付賬款高達8.59億元,短期償債能力極弱。公司多個項目終止或延期,存在資金鏈斷裂風險。”賽泊資本創始人馬賽對時代財經說,“目前,該股已觸發退市警示條件,且被上交所質疑是否存在人為調節收入規避退市的行為。”
原實控人“金蟬脫殼”,新實控人接盤跨界
并購的基因,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沐邦高科的DNA當中。
沐邦高科在2015年上市時,名為“邦寶益智”。也就是國內曾經僅次于樂高的知名玩具品牌——“邦寶”。只不過,玩具行業看似規模巨大,但實際競爭極大。做玩具的廠家在上市后,都熱衷于并購和各種資本運作,上市之后的邦寶益智同樣走向了并購的不歸路。
2015年末上市的邦寶益智,2016年6月就宣布要收購某文化娛樂產業公司,同年7月終止該項目。2017年3月,再次宣布收購某教育行業標的,不到2個月后又終止。2018年2月,其以現金方式收購玩具運營商——廣東美奇林互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奇林”)100%股權,總交易價格為4.4億元。
邦寶益智對于美奇林的這筆并購,以失敗告終。
2020年,美奇林計提商譽減值1579.65萬元;2021年計提商譽減值1.50億元;2022年計提商譽減值1.60億元。根據公司2023年時公告,美奇林的資產組的可回收價值為380萬元。
但在此之前,前實控人吳錠輝家族已經完成了脫身。2021年1月,邦寶益智控股股東更換,由吳錠輝家族更換為廖志遠。
而新實控人廖志遠接手邦寶益智后,2021年11月公司更名為“沐邦高科”。2022年1月,沐邦高科正式宣布,將收購光伏企業內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豪安能源”),隨后沐邦高科股價起飛。
同花順iFind顯示,2021年沐邦高科股價從年初開盤價10.48元/股上漲至收盤價19.78元/股,年內漲幅約90.01%。如以年內最低價7.32元/股和最高價20.50元/股計算,年內最大漲幅為180.06%。
如果說2021年股價漲幅只是開胃菜,那么2022年才是沐邦高科股價真正騰飛的一年。
在實控人廖志遠的操盤下,沐邦高科于2022年宣布多項大額投資。2022年6月,沐邦高科與江西南昌市安義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8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項目預計總投資52億元。而在2021年時,沐邦高科變更注冊地,由廣東省汕頭市變更為江西南昌市安義縣。
2022年7月,沐邦高科宣布與廣西梧州市人民政府簽訂《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合同書》,總投資金額同樣為52億元。2022年8月,沐邦高科再次宣布與鄂城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的投資規模預計為48億元。
有意思的是,在公布這3個大額投資項目時,沐邦高科的股價剛好在這3個月內達到2022年最高價53.80元/股后迅速回落。
與此同時,光伏行業開始顯現頹勢。2023年,P型硅片庫存累計、價格跌勢不止,組件價格跌破1元/W,光伏電池片價格探底,部分企業不得不減產、關停,N型產品開始嶄露頭角。2024年時,光伏行業下行加速,沐邦高科再度陷入虧損。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沐邦高科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54億元和2.77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28億元和-11.62億元;分別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11億元和-14.07億元。
從略微盈利到巨虧,僅需一年時間。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沐邦高科為數不多的盈利年,2021年、2022年均為虧損年。不過,沐邦高科的經營似乎并未停止。
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沐邦高科的合同負債為2318.38萬元。一位光伏行業從業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只要沒有倒閉,小廠還是有產品會流向市場。”
銷售合同遭問詢,股價拉升時間點重合
4月30日,沐邦高科因虧損嚴重,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同時,因內部控制問題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當日停牌一天,5月6日起復牌,簡稱變更為*ST沐邦。
據時代財經了解,沐邦高科內部存在多項問題,包括募資資金使用違規、財務核算不規范等。其中,2024年沐邦高科與甘肅潮汛志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甘肅潮汛”)的2.4億元單晶爐銷售合同問題,更令人生疑。
公告顯示,2024年2月16日,沐邦高科與甘肅潮汛簽署單晶爐銷售合同,銷售金額為2.24億元(2025年2月回復函披露數值),雙方約定于合同生效后45天交貨,即最遲應于3月31日交貨。2月25日,沐邦高科陸續發貨并安裝調試,3月30日全部安裝調試完畢。
2024年11月,沐邦高科與甘肅潮汛簽署解除協議,要求甘肅潮汛20日內退回全部160臺單晶爐,并給予公司320萬補償款。沐邦高科將單晶爐拆解為配件后,分別退回至相應的采購供應商,退回供應商的金額為1.19億元,公司留存的存貨金額為223.84萬元。截至2025年2月28日,沐邦高科收到補償款200萬元。
此外,沐邦高科此前宣稱該筆銷售合同金額為2.4億元,這與回復函中披露的2.24億元截然不同。
從這筆2.24億元的交易來看,不僅交易數額巨大,幾乎占據沐邦高科當年營收的50%以上,而且退貨速度異常快,加上單晶爐的發貨速度遠超行業速度,從2月16日至2月25日僅耗費10天時間。因此,上交所亦下發問詢函,要求沐邦高科說明包括銷售退回、商譽減值等在內的多個疑點。
除此之外,沐邦高科的股價拉升的時間點與定增解禁的時間點存在一定的重合。
時代財經注意到,2024年2月,沐邦高科完成14.17億元的定增方案,發行價格為15.58元/股,并于8月27日上市流通。同年8月16日,沐邦高科控股股東拋出0.5億元至1億元的增持計劃。
同花順iFind顯示,2024年8月16日當周,沐邦高科股價最低下滑至10.75元/股,接近廖志遠控股沐邦高科時2021年1月的開盤價10.55元/股。2024年8月30日當周,在控股股東宣布增持計劃及定增股份上市流通后,沐邦高科周漲幅為14.80%。此后,沐邦高科股價一路上漲至11月15日當周,觸及最高價34.69元/股。
以定增發行價15.58元/股和2024年內最高價34.69元/股計算,區間漲幅為122.66%。2024年11月15日后,沐邦高科股價快速下跌,直至2025年4月跌至10元/股以下。
“自2025年1月發布預虧公告后,股價6連跌,目前總市值較峰值蒸發超80%。”馬賽說,“沐邦高科的危機本質是跨界激進擴張與行業周期錯配的結果。若無法短期內解決流動性危機、恢復主業造血能力,退市或成定局。”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在沐邦高科2024年報中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動資產為7.40億元,流動負債為20.65億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流動性暫時出現困難,短期償債壓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