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后,市場打破震蕩格局開始上攻,成交量亦開始放大,資金活躍度明顯提升。雖然在反彈過程中市場分歧依舊明顯,但在賺錢效應回升的背后,資金做多熱情有所走高。
有市場人士表示,部分科技股在近期反彈中表現超出預期,資金布局痕跡較為明顯,投資者可關注具有話題性的AI芯片、算力板塊,以及近期資金流入較多的低空經濟板塊,可逢低適當配置。
1
AI芯片: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
今年年初,海外發布了新的人工智能相關出口管制措施。山西證券分析師方聞千指出,相關措施落地將為國產AI芯片創造出新的需求市場。目前華為昇騰、海光信息、寒武紀、昆侖芯等國產AI芯片第一梯隊廠商正加速追趕英偉達,其新一代主力產品未來有望對H20形成替代,而在其刺激下,AI芯片的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
受益于AI產業驅動及國產化率提高等邏輯催化,國內AI芯片相關標的2024年報與2025年一季報業績表現較為亮眼。有分析指出,云端AI芯片方面,寒武紀2024年第四季度與2025年第一季度連續兩個季度營收高增且實現歸母凈利潤扭虧,2025年第一季度存貨與預付款項分別環比上升55%和26%,為未來的業績兌現儲備動能;端側AI芯片方面,恒玄科技、樂鑫科技均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江海證券分析師張婧指出,在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高性能算力芯片的國產化重要性提高,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公司寒武紀、海光信息、景嘉微、芯原股份、龍芯中科等。
潛力股精選
寒武紀(688256)
海光信息(688041)
景嘉微(300474)
芯原股份(688521)
2
算力:高景氣度有望持續
盡管受到關稅擾動,市場擔憂依然存在,但AI本身的算力需求并未變化。有行業人士指出,目前行業內部分企業正通過“資本開支擴張、商業化落地、業績兌現”的正向循環持續發展,未來伴隨大模型技術突破、行業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與業績的逐步兌現,算力產業鏈仍將保持高景氣度,建議關注服務器、光模塊等算力基建相關領域。
AI服務器的發展是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和進步緊密相關的。從硬件的專門化到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的結合,從數據中心的升級到量子計算的探索,AI服務器正在不斷向更高效、更強大的方向發展。隨著AI應用的深入,AI服務器的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預計將繼續增長,推動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有市場機構就預測AI服務器將保持三位數的年增長率,2025年出貨量有望占服務器整體出貨量超五成之多。
大模型訓練推理帶動AI算力需求增長,算力產業鏈中的服務器整機有望持續受益。個股方面,國海證券分析師劉熹建議關注工業富聯、中科曙光、浪潮信息、華勤技術、紫光股份、協創數據、神州數碼、中國長城、軟通動力、烽火通信、拓維信息等。
在光模塊領域,AI拉動光模塊迭代速度,1.6T光模塊將于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批量出貨,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量。國金證券表示,海外云廠商不斷加大AI方向資本開支,并已明確表示2025年資本開支仍將繼續增長,利好光模塊板塊,板塊成長性持續凸顯。個股方面,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華工科技、源杰科技等被業內機構普遍看好。
潛力股精選
工業富聯(601138)
中科曙光(603019)
中際旭創(300308)
新易盛(300502)
3
低空經濟:產業迎來密集催化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伴隨政策持續發布及完善,eVTOL技術進步及城市空中交通需求逐步提升,eVTOL航空器行業持續發展。當前低空經濟板塊已從炒題材過渡為板塊性機會。行業人士表示,短期熱度褪去后,更應該回歸理性,從產業端角度看低空持續性發展機會,重點關注訂單兌現和業績彈性。作為今年政策強相關的細分賽道,2025年亦有望持續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有望進一步出臺相關補貼,并逐步完善配套的政策體系。整機廠商、低空基建與運營按照規劃節奏作為最先受益的細分板塊,有望迎來密集催化。
國元證券分析師龔斯聞表示,低空經濟正從政策驅動轉向技術、資本、場景多維共振階段,呈現“政策標準化、技術電動化、場景多元化、產業集群化、人才專業化”五大趨勢。未來3年至5年,隨著飛行汽車量產、空域開放試點推進及跨區域協同深化,低空經濟有望成為萬億級新賽道,重塑城市交通、物流、文旅等產業格局。
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低空經濟行業發展,各地區各部門接連做出部署,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逐漸鋪開。西南證券分析師邰桂龍建議投資者關注零部件、整機、基建配套、空管運營四大主線。具體來看,上游部件建議關注英搏爾、宗申動力、臥龍電驅、縱橫通信、眾合科技;整機廠建議關注萬豐奧威、小鵬汽車、綠能慧充;空管系統建議關注中信海直、萊斯信息、深城交、四川九洲、蘇交科;配套服務建議關注廣電計量、華測檢測、威海廣泰、海特高新。
潛力股精選
英搏爾(300681)
萬豐奧威(002085)
萊斯信息(688631)
廣電計量(00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