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莫斯科5月8日電(記者包諾敏)在歐佩克+連續第二個月加速增產的利空打壓下,本周初,國際油價低開重挫,布倫特原油一度跌破每桶60美元關口。
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運行對俄羅斯財政體系構成直接壓力。在油價高度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俄羅斯財政部近期更新了預算預期,將2025年聯邦預算收入預期由40.3萬億盧布下調至38.5萬億盧布,赤字規模預期則從1.1萬億盧布擴大至3.7萬億盧布,赤字率占GDP比重調整為1.7%。
分析認為,多重利空因素疊加,導致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運行的態勢仍將延續。這對于作為全球重要能源出口國的俄羅斯而言,意味著財政體系將面臨一定的壓力。
國際油價低位運行
國際油價偏弱運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供應端上,歐佩克+成員國5月初會議的增產決策成為油價下跌的直接導火索。俄羅斯總統國民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副教授、預算政策研究室主任伊利亞·索科洛夫說,石油市場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可能仍將持續,短期內難以反彈。
另一方面,全球需求疲軟是油價下跌的重要原因。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疊加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戰陰云,國際能源署、歐佩克等主要能源機構不斷下調對今明兩年的石油需求增速預期。俄經濟發展部更新了對俄羅斯社會經濟發展預測并指出,3月至4月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全球貿易格局變化對俄羅斯產生了直接影響——油價下跌。
此外,導致油價下跌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則是市場風險情緒的惡化。對全球經濟可能放緩的擔憂引發了風險資產在4月份遭遇大規模拋售,原油也未能幸免。
傳導效應有待觀察
對產油國俄羅斯而言,油價下跌將直接沖擊石油出口收入,進而對整體財政構成壓力。
作為俄經濟核心指標之一,油價波動始終牽動財政神經。FG Finam分析師亞歷山大·波塔文指出,盡管當前國家福利基金可填補短期缺口,但油價下跌對預算的侵蝕效應值得警惕。
俄羅斯財政部網站資料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俄羅斯聯邦預算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為2.64萬億盧布,比2024年同期下降9.8%,占GDP比重從6.8%降至5.4%。
俄羅斯總統國民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伊利亞·索科洛夫稱,從第二季度起,低油價對預算收入的拖緩將逐步顯現。俄羅斯能源與金融研究所能源部主任阿列克謝·格羅莫夫直言:“即便俄羅斯按歐佩克+配額增產,在當前油價下仍難以彌補收入損失,未來稅收政策或被迫收緊。”
不過,部分專家對俄羅斯經濟韌性持樂觀態度。國家能源安全基金首席專家斯坦尼斯拉夫·米特拉霍維奇認為,當前俄羅斯財政抗壓能力已顯著強于以往。他舉例稱,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40美元/桶油價被視為“高價”,而如今即便油價持續低位,國家福利基金與低債務率仍可提供緩沖空間。
VMT Consult首席分析師丹尼艾爾·伊萬寧則從市場周期角度提出,當前油價下跌符合中期調整規律,若中國、印度等經濟體能源需求超預期,俄羅斯石油出口或迎來轉機。
此外,專家也提到,油價下跌的傳導效應亦存在兩面性。俄羅斯總統應用經濟研究所區域政策中心主任弗拉基米爾·克里馬諾夫指出,俄羅斯石油收入占比下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油價波動對經濟的沖擊。與此同時,國際油價下行或通過降低燃料成本對運輸、消費等領域形成間接支撐,但這一積極效應能否抵消能源收入損失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