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的獨立性正在遭遇75年來最嚴重的挑戰。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在法律制度的保證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無法如愿掌控美聯儲,但長期來看,美聯儲的決策很可能受到財政的限制,其實質獨立性將受到侵蝕。
所謂美聯儲的獨立性指的是,其貨幣政策決策如利率調整、公開市場操作等無需獲得總統或國會的批準。此外,美聯儲有自籌收入的權力,其資金主要來自在公開市場操作中持有的政府證券利息,國會不掌握美聯儲的“財權”,這樣的制度設計避免了美聯儲決策受到政府的影響。
1913年《聯邦儲備法案》確立了美聯儲的架構,但其職能定位更側重于貨幣發行與流通管理,而非現代意義上的獨立貨幣政策制定權。早期美聯儲仍需執行財政部指令,利率政策與國債利率掛鉤。1951年《財政部—美聯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美聯儲開始擺脫財政部直接控制,利率政策逐步轉向以通脹控制為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對界面新聞表示,美聯儲的獨立性是一個非常核心但又頗具爭議的問題。雖然不是絕對獨立,但是從制度設計上看,美聯儲確實擁有相當高的“操作獨立性”。
“‘形式上獨立,實質上有限’是比較準確的描述。這種獨立性是歷史妥協、制度設計、市場信任三者交織的結果?!蓖跹苄姓f,這種設計架構久經檢驗,可以說,還沒有其它任何一家央行能夠超越美聯儲。
回顧歷史,在制度設計和大多數情況下,美聯儲確實較好地保持了其操作性獨立。不過,近二十年來,隨著政治極化以及央行角色的不斷擴大,美聯儲維護其獨立性的難度正在增加。
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美聯儲直接干預信貸市場、購買公司債,這些行動使其更深地卷入財政政策和政治決策領域,模糊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邊界,從而削弱了其表面上的獨立性。
而來自特朗普的公開施壓 ,更是打破了長期以來總統至少在表面上尊重美聯儲獨立性的“傳統”。特朗普多次在社交媒體、公開場合猛烈抨擊美聯儲及其主席杰羅姆·鮑威爾,甚至稱美聯儲是“最大的敵人”,并多次威脅解雇鮑威爾。
實際上,政治施壓對美聯儲來說并不罕見,每當美國出現經濟疲軟、失業率上升或者是大選前夕,歷任美國總統經常向美聯儲主席施壓以刺激經濟,但多數都是在暗中進行?!拔以诿缆搩ぷ?8年半,收到了無數要求降息的備忘錄、承諾和請求。”2018年,前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說。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特朗普正在通過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中的三個關鍵職位人選——美聯儲主席、理事會成員和地區聯儲主席——的控制,來實現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干預。
FOMC由12名成員組成,即市場俗稱的“票委”,包括7名美聯儲理事(含聯儲主席)、紐約聯儲主席、4名地區聯儲主席。其中,進入FOMC的4位地區聯儲主席從紐約聯儲以外的11個地區聯儲主席中輪換產生。
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在明年5月結束。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心中已有三位屬意的美聯儲主席人選,分別是現任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和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什。目前,這三人的貨幣政策立場均已轉向鴿派,認為美聯儲應立即降息,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有限。
在理事會成員方面,特朗普也有不少動作。8月初,阿德里亞娜·庫格勒提前宣布卸任FOMC理事,特朗普立即提名其經濟顧問斯蒂芬·米蘭填補這一空缺,本周參議院以微弱優勢確認了米蘭的提名,其任期將至2026年1月31日。1984年出生的米蘭是海湖莊園協議的倡導者,其核心觀點包括美元貶值、美債重組,他也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堅決擁護者。
此外,8月末,特朗普通過社交平臺宣布解雇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此舉引發各界震動,美國媒體稱,這是美聯儲成立111年以來首次出現總統解雇美聯儲理事的情況。 目前,該案正在等待最高法院裁決?,F任7位美聯儲理事中,4人是特朗普提名的,如果庫克離職,特朗普在理事會中的影響將進一步擴大。
特朗普還有可能干預地方聯儲主席的人選。東吳證券宏觀分析師蘆哲在研報中稱,12名地方聯儲主席的任期將在明年2月底到期,地方聯儲主席的任命雖由地方聯儲董事會選出,但需美聯儲理事會批準才能正式上任。如果特朗普提名的理事占據了美聯儲理事會的多數席位,等于給了他干預地方聯儲主席人選的機會。
盡管有以上種種表現,但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要掌控美聯儲并沒有那么容易。
他們指出,首先,一個普遍的共識是,如果總統直接影響利率,很可能帶來通脹上升的后果。一個經典的例子是,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為謀求連任,向時任美聯儲主席阿瑟·伯恩斯施壓,要求其放松貨幣政策。尼克松錄音帶和伯恩斯個人日記等大量證據顯示,伯恩斯未能抵抗住尼克松的壓力,被迫加大寬松力度,這為美國之后的惡性通脹埋下了種子。1979年,保羅·沃爾克出任美聯儲主席后,采取了大幅加息措施遏制通脹,盡管這導致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承受了來自政府、國會、企業和公眾的巨大壓力,但他始終堅持緊縮政策并最終成功控制住了通脹。
其次, 從美國最高法院的最新傾向看,要從立法層面推翻美聯儲獨立性的可能性也很小。在2024年一項涉及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融資的裁決的腳注中,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將美聯儲描述為“一個具有獨特歷史背景的獨特機構……一項歷史認可的特殊安排”。他的表態意味著,如果美聯儲的獨立性或治理受到挑戰,最高法很可能會站在美聯儲一邊。
此外,具有投票權的美聯儲理事也有任期保護。雖然美聯儲理事是由總統提名,但仍需要參議院確認,一旦上任其任期是固定的,主席任期4年,理事任期長達14年,任期未滿的情況下總統無法隨意解雇。比如,雖然鮑威爾將在明年5月卸任美聯儲主席,但其理事任期將至2028年1月31日。
“可以預計的是,特朗普改變美聯儲的一廂情愿不會一帆風順。”王衍行對界面新聞說,“特朗普肯定無法撼動美聯儲的獨立性,否則,美國與世界的經濟必然會混亂不堪,而經濟混亂絕不是特朗普的題中之義。”
在貨幣政策相關問題上,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美聯儲迄今沒有做出讓步。今年迄今為止,美聯儲仍保持政策利率不變。出于對勞動力市場疲軟的擔憂,美聯儲很可能會在本周的議息會議上重啟降息,預計幅度在25個基點。這一幅度應該會讓特朗普感到失望,當地時間9月14日,特朗普表示,預計美聯儲將在本周的會議上宣布“大幅降息”。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特朗普無法如愿掌控美聯儲決策,但美聯儲的實質獨立性下降也是事實,一個重要的威脅是財政問題。
王衍行指出,在通脹回落未穩、財政赤字高企的背景下,美聯儲的操作空間將部分受限,甚至可能轉入小幅的“政策從屬”狀態,美聯儲的“實質獨立性”很可能受到侵蝕。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張啟迪也認為,長期來看,雖然美聯儲法律獨立性有望繼續保持,但事實獨立性可能將趨于削弱。政府債務問題是對美聯儲獨立性最大的威脅。
“隨著政府支出壓力不斷上升,財政部勢必要發行越來越多的國債,美國政府希望美聯儲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訴求也會越來越強烈。而當一個國家政府債務規??焖偕仙那闆r下,貨幣政策堅持獨立性幾無可能?!睆垎⒌险f。
他進一步指出,即便沒有美國政府施壓,美聯儲也將不得不向市場投放更多的貨幣為國債發行提供流動性支持,美聯儲自身也將買入更多的國債來消化國債供應,否則美國金融市場利率勢必會大幅上升,而這將威脅美國的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