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今天兩場重要發布會!涉及央企高質量發展情況、擴大服務消費有關政策措施
據國新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于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介紹砥礪奮進“十四五”,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10天9板”大牛股提示風險:可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實施停牌 并要求公司進行核查
9月16日晚,首開股份披露股票異動公告稱,近期公司股票交易呈現出交易量明顯增長、換手率大幅提升、股東人數顯著增長、個別機構股東出現減持清倉等情況,股價存在短期上漲過快可能出現的下跌風險。經過自查,公司不存在影響股票交易價格異常波動的重大事項,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復牌“一字”漲停 澳洋健康將易主 高負債與業績承諾引關注
9月16日,澳洋健康復牌即收獲“一字”漲停。截至收盤,股價報4.73元/股,市值為36.22億元。此前,澳洋健康因籌劃股份轉讓事宜,自9月9日起停牌。股價異動背后,公司控制權變更的細節、居高不下的資產負債率,以及未來三年的業績承諾能否兌現等問題,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月內股價漲超55%!這家A股公司連收大額定點信
9月16日晚,豪恩汽電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某全球汽車品牌的ADAS攝像感知系統(11顆/臺車)和AK2雷達系統(12顆/臺車)產品的定點信。項目生命周期為5年,預估總營業額約24.77億元,預計2026年4月開始量產。
上海證券報 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擴大內需 9部門提出19項措施激發服務消費潛能
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從5方面提出19項具體措施,包括:開展“服務消費季”系列促消費活動;支持優質消費資源與知名IP跨界合作;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延長熱門文博場館、景區營業時間,優化預約方式,鼓勵推行免預約;優化學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求是》雜志發表文章表示:積極發揮大國引領作用 務實開展全球金融治理與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求是》雜志發表文章《堅定踐行全球治理倡議持續推進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完善》,聚焦國際貨幣體系、跨境支付體系、全球金融穩定體系、國際金融組織治理四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文章探討了推動新一輪國際貨幣體系變革的方向,其中便包括如何弱化對單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和負面影響,形成少數強勢主權貨幣的良性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
馬斯克100萬臺KPI再度催化人形機器人量產節奏
特斯拉9月15日提交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公司CEO馬斯克于9月12日買入超250萬股特斯拉股票,總價值約10億美元。此前,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提出一份全新的薪酬方案,潛在價值接近1萬億美元。根據協議,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授予最多4.237億股限制性股票,約占公司調整后總股本的12%,將分12批次發放。解鎖萬億美元薪酬的運營目標之一是要求累計交付100萬臺人形機器人。
未來10年算力總量增長10萬倍!華為發布十大技術趨勢
“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助力預防超過80%的慢性病;超過90%的中國家庭將擁有智能機器人;人類將逐漸進入全息生活空間的時代。”9月16日,華為發布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展望了未來十年的關鍵技術趨勢以及這些技術對教育、醫療、金融、制造、電力等行業帶來的改變和影響。
證券時報 九部門聯合發布擴大服務消費“19條” 放寬中高端醫療等領域市場準入 拓展數字服務消費 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9月16日,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培育服務消費促進平臺、豐富高品質服務供給、激發服務消費新增量、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健全統計監測制度等方面提出19條具體舉措,推動擴大服務消費。
一攬子政策落地顯效 中長期資金筑牢穩市根基
自2024年9月24日“一攬子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改革舉措”落地以來,資本市場改革風勁,“1+N”政策體系漸次落地,系統性重塑了市場的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市場預期和信心明顯改善。今年以來A股企穩回升,交易日趨活躍。
人形機器人落地提速 18只概念股年內漲幅亮眼
人形機器人技術已處于從實驗室技術突破向產業化應用跨越的關鍵階段,資本市場對其關注度顯著攀升,板塊熱度持續升溫,相關概念股年內表現尤為亮眼。人形機器人板塊強勢上漲
央行會否重啟買債?債市靜候“變量”打破僵局
在美聯儲利率決議公布前夕,國內市場上的各種情緒正在相互交織。尤其是,在8月宏觀經濟數據于日前披露后,市場對于穩增長政策加碼出臺有了更多的憧憬,這也支撐著國債期貨市場走強,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512)昨日收出四連陽。
證券日報 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 加大對服務消費領域經營主體信貸投放力度
據商務部9月16日消息,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促進民生改善和消費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免簽“朋友圈”擴容催熱入境游市場
9月15日,是我國進一步擴大免簽“朋友圈”,對俄羅斯試行免簽政策的首日,多地迎來首批免簽入境俄羅斯旅客。簽證便利化政策落地實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旅客隨時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旅行。根據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消息,截至9月14日,北京口岸今年入出境外國人超過42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34%。享受免簽和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外國人超120萬人次,占入境外國人的57%。
地方國資并購基金“潮涌” 加速賦能產業升級
在政策暖風的吹拂下,地方國資并購基金設立呈現“潮涌”之勢。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上海、深圳、福建、浙江等地紛紛宣布擬設或已設國資并購基金。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國資并購基金的興起,契合國家戰略導向。隨著“并購六條”等政策出臺,并購不再只是企業層面的資本運作,而是被賦予了推動產業升級和區域轉型的使命。通過設立并購基金,地方國資能夠在新一輪國企改革與新質生產力培育的背景下主動出擊,以資本為紐帶加快強鏈補鏈,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推動區域經濟實現結構優化與動能轉換。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間
為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2027年,新型儲能基本實現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技術創新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標準體系基本成熟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多元儲能體系初步建成,形成統籌全局、多元互補、高效運營的整體格局,為能源綠色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各類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培育一批試點應用項目,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央廣網 上海建工:公司股票交易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非理性炒作情形
上海建工(600170.SH)16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公告指出,公司股票近期短期漲幅較大,顯著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然而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非理性炒作情形,交易風險大幅提升,且面臨短期大幅下跌風險,公司特別提醒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禾賽港交所主板掛牌首日漲9.96% 實現“美股+H股”雙重主要上市
禾賽(HSAI.US,2525.HK)于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實現"美股+H股"雙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達企業,發行價為212.8港元,綠鞋前融資總額超過41.6億港元。上市首日禾賽收盤報234港元,漲9.96%,總市值352.54億港元。
21世紀經濟報道 熱心投資者“撮合”!何時與國元證券合并?華安證券回應
華安證券、國元證券合并傳聞由來已久。近日,又有投資者熱心“撮合”兩家的聯姻。9月16日華安證券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在華安證券15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詢問華安證券與國元證券何時合并。
劉強東直播炒菜!提及馬云、賈國龍、羅永浩等人
9月16日晚8點左右,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京東酒品會上表示,民營企業之間要簡單、實在點,可以多見面聊聊。“我堅持認為,所有企業在該競爭的時候要競爭,但更多是依靠商業模式、價值創造、信譽等方面,來最終贏得消費者。但是我認為,企業家不應該變成仇人。不要把正常的商業競爭變成個人恩怨。這沒必要。”
第一財經 全球創新指數公布:中國首次躋身前十 這一指標超過瑞士
作為評價各經濟體創新能力的一個指標,全球創新指數是衡量各國創新的風向標,并成為各國政府制定經濟決策的參考。今年的創新指數有哪些具體變化?9月16日,第一財經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獲悉,最新發布的中,瑞士、瑞典、美國、韓國和新加坡位居前五;隨后是英國、芬蘭、荷蘭、丹麥,以及首次躋身前十的中國。
黃金價格再創新高 有機構看漲至5000美元
隨著金價再破前高,貴金屬大漲行情又至。9月16日,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盤中最高觸及3731.9美元/盎司,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國內滬金期貨收盤報842.08元/克,9月以來累計漲幅達7.37%。
經濟參考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聚焦六大重點難點 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9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刊發文章指出,要著力整治企業無序競爭亂象、整治政府采購招標亂象、整治地方招商引資亂象以及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補齊法規制度短板、糾治政績觀偏差六大重點難點,堅定落實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各項部署。
騰訊宣布全面開放AI落地能力
9月16日,在2025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公布了多項AI技術和產品最新進展,并宣布全面開放騰訊AI落地能力及優勢場景,助力“好用的AI”在千行百業中加速落地。“面向未來,我們將全面開放AI落地能力,打通C端和B端的技術與場景。”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他提到,通過智能體解決方案、“SaaS+AI”、大模型技術“三大升級”,幫助客戶和伙伴打造“好用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