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泡椒鳳爪第一股”有友食品(603697.SH)召開2025年中期業績會,管理層就投資者關心的業績問題進行解答。
財報顯示,有友食品上半年實現營收7.71億元,同比增長45.59%;歸母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增長42.47%,交出一份營利雙增“答卷”。
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指出,由于市場拓展成效顯現,營收規模實現顯著增長,帶動整體盈利能力提升。這一“市場拓展”普遍被外界指向與山姆會員店的合作。
應收賬款飆升
據了解,2024年7月,有友食品成為山姆產品脫骨鴨掌的供應商。當年公司營收同比上漲22.37%,扭轉了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營收下滑的頹勢。
海通國際研報進一步指出,山姆會員店已成為有友“最亮眼的增長引擎”:根據第三方調研數據,2025年二季度單季收入大于1億元。山姆的爆品動銷強勁:鴨掌月銷約為“小幾千萬”,6月初上新的酸湯雙萃月銷已突破千萬,4月下旬上新的素菜系列月銷達“大幾百萬”,現已完成下架換新。
強勁的渠道表現,也讓市場上出現了“山姆救活了有友”的聲音。
董事長、總經理鹿有忠在業績會上未直接否認這一說法,而是說“與高勢能渠道的合作是公司長期戰略布局的成果之一,近年來公司通過產品創新、渠道優化等多方面綜合舉措,推動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與山姆等“高勢能渠道”合作的另一面,是渠道話語權較強帶來的賬期拉長與應收賬款高企。
2024年,有友食品應收賬款為7461萬元,較2023年的379.5萬元激增1866%。其中,應收賬款的第一大欠款人金額為5458萬元,占總額的七成以上。而此前五年,其應收賬款的第一大欠款人金額均未超過200萬元。
應收賬款即“企業已賣出商品/服務,但尚未收到的貨款”,對于這一顯著增長,有友食品解釋主要是新增客戶應收貨款增加,這一新增的“大客戶”也被外界認為是指山姆。
2025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增至1.56億元,較去年底又翻了一倍。其中第一大欠款人金額約1.4億元,占比逼近九成,甚至超過了當期歸母凈利潤(1.08億元)。
有投資者在業績會上直言,“和山姆合作后,公司幾乎將一年的凈利潤壓在了山姆回款上,后續如何應對?”
對此,財務總監崔海彬回應,近日,沃爾瑪中國(沃爾瑪為山姆母公司)在2025年供應商峰會上推出“供應商減排激勵”計劃,助力供應商提升資金周轉效率的同時,實現合作伙伴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公司已于2024年1月完成有友食品首個光伏發電項目竣工驗收,后續其他減排項目也會按計劃陸續實施。這一表述相當于承認了應收賬款第一大欠款人正是山姆。
回款速度的變化也印證了這一壓力。Choice數據顯示,有友食品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此前連續多年的不足1天,攀升至2024年全年的11.94天,2025年中期進一步增至26.98天,回款效率隨著“大客戶”的加入明顯變慢。
渠道、產品“單一化”
除了應收賬款問題,有友食品在渠道與產品結構上的“單一化”問題持續凸顯。
渠道端,公司重度依賴線下市場。上半年,線下渠道貢獻了7.14億元、93%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而線上渠道為4853萬元,雖然較去年同期實現翻倍,但占比仍不足7%,渠道布局明顯失衡。
產品端,泡椒鳳爪為有友食品的核心單品,上半年,以禽類制品為主的肉制品貢獻收入7.1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3.42%,較去年同期的90.28%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而以花生、竹筍為主的蔬菜制品及其他收入5016.57萬元,同比下滑1.63%,占比降至6.58%,第二增長曲線遲遲未能打開。
與此同時,公司董秘職位的頻繁變動也引發關注。
業績會當晚,有友食品發布了高管離任公告,副總經理兼董秘肖傳志因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原因,已于9月15日離任。辭職后,肖傳志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也未持有公司股份。
此時距離其上任董秘僅3個多月。6月7日,肖傳志被聘任為有友食品副總經理及董秘,原定任期至2025年11月22日。目前,公司已指定崔海彬代行董秘職責,其在9月16日的業績會上已履行相關職責。
此前,有友食品的董秘變動也頗為頻繁。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5月有友食品上市,6個月后,時任董秘曾力以個人發展的選擇為由辭職;2021年5月,周澤寧以個人原因為由辭去董秘職務;2024年9月,劉渝燦辭職;2025年2月,梁余因個人原因辭職,任職時間同樣3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