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9月17日)市場全天震蕩走強,三大指數探底回升,兩市成交額2.38萬億,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353億。截至收盤,滬指漲0.37%,深成指漲1.16%,創業板指漲1.95%。
板塊方面,光刻機、風電、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旅游、豬肉等板塊跌幅居前。
中信建投證券:
A股、港股“新四牛”初現
02
騰訊3年漲3倍
市值重回6萬億
港股市場周三突然大爆發百度集團漲超13%,蔚來大漲超11%,中芯國際漲近7%,京東集團、阿里巴巴等跟漲。指數層面,恒生科技指數收盤大漲超4%,恒生指數收盤漲近1.8%。
港股市場第一權重龍頭騰訊控股周三收盤也大漲近3%,股價報661.50港元,總市值重回6萬億港元之上。
此前2022年10月,騰訊最低曾跌到170港元。不過,此后三年,騰訊股價觸底回升,至今漲幅達290%,接近3倍!
智能化層面,騰訊云正式發布“騰訊云智能體戰略全景圖”,開放AI能力、C端(用戶)和B端(企業)優勢場景,騰訊將通過智能體解決方案、SaaS+AI、大模型技術等升級。
今年以來,騰訊控股在AI方面持續加碼投入,AI技術已成為騰訊及騰訊云核心增長引擎。據騰訊官方介紹,騰訊元寶上線一年多,已經成為國內DAU排名前三的AI原生應用。此外,游戲業務仍是貢獻公司穩定利潤的印鈔機,國際市場收入連創新高。
8月13日,騰訊控股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第二季度騰訊營收1845.04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692.48億元,同比增長18%。今年上半年,騰訊營收3645.26億元,同比增長14%,經營利潤1385.68億元,同比增長18%。
第二季度騰訊三大主營業務中,增值服務收入913.68億元,同比增長16%;營銷服務收入357.62億元,同比增長20%;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555.36億元,同比增長10%。
財報稱,該季度營銷服務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AI驅動廣告平臺改進和微信交易生態提升。
花旗9月17日就騰訊控股發布研報稱,預計騰訊將轉化AI能力以提升核心業務貨幣化,或加速云端、業務服務收入增長,這得益于中國企業全球化及國際企業對其云端等服務的信任提升。維持騰訊買入評級,基于綜合估值方法將目標價定為735港元。
03
港股行情還能延續嗎?
除了騰訊,多家國際大行上調多只中國科技權重股的評級。
高盛將阿里巴巴云端估值上調,從原本每ADS36美元升至43美元,基于對2026財年第二至第四季度云端增長假設,上調至按年升30%至32%(原為28%至30%),并相應將阿里巴巴的SOTP(分部估值法)12個月目標價,美股從163美元/股上調至179美元/股,港股目標價從158港元/股上調至174港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里昂研究報告指出,重申對比亞迪H股與A股的“高度確信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分別為140港元/股及140元人民幣/股,相當于預測明年市盈率19倍,因為內地電動車市場競爭格局正趨向精細化。估計今年第三季毛利率可回升至22%,料第三季純利93.63億元人民幣按年跌19.3%,但按季升47.3%。
東吳證券認為,港股還處在震蕩上行趨勢中,下行有底。一是美聯儲降息短期會利好港股上行,但港股面臨基本面邊際走弱預期,所以中期漲幅取決于企業基本面回升情況。二是港股進一步上漲還需要新動能。最近增量資金明顯增配科技互聯網龍頭,但更偏向個股邏輯。外資關注中國資產,但是增量資金大規模流入還需觀察經濟基本面實際改善情況。三是投資者認為當前港股市場為機構性行情,更偏向自下而上尋找被低估的個股。
華泰證券認為,在當前全球的地緣政治和金融市場格局變化的背景下港股有很多“例外”的特質,支持國內和全球資金繼續增加港股的配置。華泰證券構建的港股情緒指標從恐慌區間小幅修復,但并未回到中性區間,依然對市場中期前景保持積極。
04
機器人再掀漲停潮
A股市場機器人概念股周三持續走強,首開股份11天10板,奧特維漲超11%,山子高科、萬向錢潮、景興紙業、兄弟科技、松霖科技等多股漲停。
9月16日,馬斯克表示他計劃周六對特斯拉的AI5芯片設計進行技術評估,下周安排會議重點討論人工智能、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和汽車生產。馬斯克表示,他將在周五晚上與Optimus團隊合作,同時還會關注特斯拉下一代芯片的研發進展。他補充說他將在下周一前往Colossus II數據中心,檢查變壓器和電力基礎設施。
東方證券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全球科技界正在掀起新一輪“人形機器人競賽”,該賽道也正處于爆發前夜;目前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場景,已經成為國內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活躍資金進入相關上述公司跡象十分明顯,建議持續關注受益的國內零部件廠商和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投資機會。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