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17日訊 哈啰Robotaxi,再獲阿里相助。
9月17日,哈啰宣布旗下Robotaxi業務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雙方將基于此前合作基礎,進一步深化在智駕大模型、算力平臺及Robotaxi等領域的全面合作,共同加速Robotaxi行業的商業化、規模化進程。
今年以來,哈啰出行在Robotaxi領域動作頻頻,不難看出其正積極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這一轉向背后,是共享單車行業長期面臨的盈利難題。隨著ofo、摩拜等相繼退場,市場雖已洗牌為哈啰、美團和青桔“三足鼎立”的格局,但高運維成本始終難以化解。據哈啰此前招股書披露,2018至2020三年累計虧損近50億元。
面對出行業務盈利難的壓力,哈啰一度試圖通過助貸業務為其“輸血”。然而,隨著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于今年4月發布《助貸新規》并定于10月實施,監管環境全面收緊,原有路徑難以為繼。陷入雙重壓力的哈啰,亟待找到更具潛力的新賽道,為自身開辟新的增長敘事。
而Robotaxi賽道似乎充滿了想象力和吸引力。早在2018年,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研究報告便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約合3.6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
6月23日,哈啰正式宣布進軍Robotaxi賽道,并與螞蟻集團、寧德時代通過旗下投資主體共同發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將專注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安全應用和商業化落地,三方首期合計出資超過30億元。
短短數月,哈啰便攜其首款Robotaxi自研車“HR1”,火速亮相于9月11日舉辦的2025外灘大會。這背后也少不了“高人”相助,哈啰與地平線、東風啟辰、阿里云、禾賽科技等產業鏈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覆蓋從整車制造、云計算、芯片算力、傳感器、系統解決方案等多個核心環節,HR1便是依托東風啟辰 VX6 冗余底盤平臺打造。
與此同時,哈啰公布其商業化路線圖:在未來兩年內實現Robotaxi業務規模運營——2026年國內拓展超10座城市商業化運營和國際首城規模落地,2027年部署超5萬輛Robotaxi車型。目前,哈啰正在積極與各地政府展開深度溝通和合作,并已在湖南株洲啟動商業化試點運營,未來同樣計劃逐步邁向國際市場。
今日,哈啰宣布Robotaxi業務再獲阿里戰略投資,Robotaxi商業化進程再進一步。哈啰表示,雙方將在商業互利的前提下,共建視覺、語音、語言等基礎大模型以及智能座艙等垂直領域專用模型,并共同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應用。
哈啰聯合創始人兼CEO楊磊表示:“阿里巴巴此次投資體現了對哈啰Robotaxi的認可與支持。在人工智能驅動各行各業深刻變革的時代,阿里巴巴在AI前沿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領先性,與哈啰Robotaxi規模化商業落地所亟需的強大算力、算法支持高度契合。”
當前,國內Robotaxi市場競爭格局已基本成型,三大主力陣營正加速入場。既有以百度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以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也包括以滴滴、哈啰為代表的頭部出行服務平臺,正在積極卡位這一尚處于爆發前夜的萬億級賽道。
盡管前景廣闊,Robotaxi規模化仍面臨技術、法規與商業化挑戰。哈啰作為后來者,雖通過合作快速搭建能力,但能否在激烈競爭中找準差異化路徑,將場景優勢轉化為可持續模式,或是其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