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攜程小貸半年業績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作為攜程金融旗下重要的“一張牌”,據媒體報道,攜程小貸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增長50.68%,凈利潤更是實現翻倍。
攜程小貸的業績爆發背后,旅游行業迎來快速增長,出游人數、出游消費數據均出現雙位數增長。伴隨著旅游業的高漲,旅游信貸產品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灣財社注意到,高速增長的過程中,攜程小貸同樣面臨合規挑戰,不少用戶投訴其催收存在違規行為。
業績激增的攜程小貸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攜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小貸”)成立于2016年,攜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金融”)持股95%。
攜程小貸依托攜程集團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在2025年半年報中,其取得了不錯的增長。據多家媒體報道,攜程小貸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3億元,同比增長50.68%;實現凈利潤4429.24萬元,同比增長132.58%。這意味,攜程小貸實現了凈利潤的翻倍。
事實上,攜程小貸的高增長在2025年一季報中,就已有跡象。據天眼查顯示,攜程小貸在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36億元,同比增長44.61%;實現凈利潤2032.70萬,同比增長271.25%。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增長的背后,攜程小貸的負債率也在提升。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從2021年的4.26%快速增長至31.49%。
旅游信貸消費火熱
在攜程小貸業績增長的背后,灣財社注意到旅游的火熱成為重要的助推力。
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游數據情顯示, 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游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國內居民出游花費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
在居民出游數據快速增長的另一面,政策支持同樣在發力。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促消費政策協同聯動,加強財稅、金融、產業、投資等政策與消費政策的協同。在該方案中,旅游被多次提及。
攜程等在線旅游商(OTA)在當下已經成為居民出行購票和預訂酒店的常用工具,在旅游火熱的大背景下,這些平臺能夠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迎合用戶的消費需求,OTA平臺還推出了各式的信貸產品,以解決用戶的資金問題。有調查數據顯示,接近60%的年輕旅游者愿意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旅行。
在旅游消費分期模式中,以平臺為中心,一邊連接著消費者,一邊連接著信貸機構(第三方銀行或平臺本身),消費者可以在旅游方案選擇的過程中選擇分期產品。
在攜程集團的半年報中,金融業務歸屬于“其他收入”,而這一科目增長尤為迅猛,實現營收28.42億元,同比增長31.94%。
攜程小貸背靠攜程的龐大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出金融功能。攜程是當下行業內領先的在線旅游服務平臺運營商,擁有豐富的旅游用戶資源,更打造了多種旅游場景,在用戶訂酒店,買機票等流程中,均可以嵌入金融服務功能,這使得攜程小貸能夠更精準地定位到目標客群。
攜程小貸的背后生態
攜程小貸是攜程金融產業鏈中的重要一張牌照。
在產品端,攜程金融的 “拿去花”(信用購)正是由攜程小貸主要負責。在官網上,攜程金融對于該產品的描述是“先消費,后還款,讓旅行更美好”。
據介紹,該產品是攜程金融聯合各大金融機構推出的一項面對個人的信用消費服務,可用于訂火車票、訂機票、訂酒店、訂門票、訂度假玩樂、分期商城購物等多場景、多平臺消費。
據上交所債券項目信息平臺顯示,攜程小貸曾先后申請發行過兩次ABS,分別為“中金-攜程小貸拿去花2號第1-2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中金-攜程小貸拿去花第1-2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兩次ABS的擬發行金額均為50億元,且均獲得通過。
高速發展中的待解“問題”
近年來,攜程小貸業績的高速增長,無疑是攜程金融產業圖譜中的重要縮影。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后,攜程金融同樣面臨著合規挑戰。
就攜程金融本身而言,APP的合規性在年內被監管“點名”。4月20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檢測發現67款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移動應用,其中就包括攜程金融旗下APP。
1、 個人信息處理者向其他個人信息處理者提供其處理的個人信息的,未向個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種類,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APP客戶端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包括通過客戶端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未做匿名化處理。
2、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商業營銷,未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未向個人提供便捷的拒絕方式。
簡而言之,攜程金融在未經個人同意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了個人信息,這無疑是對用戶隱私的重大侵犯。
在攜程金融APP之外,攜程小貸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被用戶吐槽。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攜程小貸的投訴量為926件,其中以“遭遇暴力催收”為最主要的投訴理由。
從投訴者的信息中,與“暴力催收”相關行為包括:威脅本人要上門處理,未經本人同意撥打親友電話、通過非官方電話進行頻繁騷擾等。
3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國家標準《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后催收風控指引》。
該《指引》是我國首個聚焦貸后催收業務的國家級規范,其發布正是為了加強行業自律管理、提升從業機構合規管理水平,同時也為識別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提供了權威依據。
面對用戶的“催收”投訴,如何規范要求工作人員,符合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要求,同樣是攜程小貸需要面對的合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