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2日訊(記者史士云)歷時近一年半的推進,歐林生物(688319.SH)的定增方案最終還是未能按計劃落地,公司選擇了主動終止。
9月1日,歐林生物發布公告稱,鑒于當前市場情況,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及發展規劃等諸多因素,公司決定終止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并撤回相關申請文件。
這一決策背后,是對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的審慎研判?還是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做出的動態調整?
▌終止定增,年內股價已漲超195%
歐林生物此次定增計劃始于一年前。2024年4月24日,歐林生物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提請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并辦理相關事宜的議案》,并于同年6月公布了定增預案(修訂稿)。
據定增預案顯示,此次的發行對象為11名投資者,發行價格為13.71元/股(定價基準日前20日股價均價的80%),根據發行的競價結果,發行對象擬認購金額合計為1.75億元,募集資金用途擬用于現有疫苗研發生產基地技術的改造項目。
另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在今年8月披露的最新定增預案中,歐林生物將募集資金下調到了1.25億元,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也由原本的12785769股降到了9138375股。
對于歐林生物突發終止定增背后的原因,有不愿具名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可能與多重因素相關,涵蓋市場變動、環境變化、供需情況、股價等。例如,若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加劇,整體環境已發生復雜變化,原定增發價格可能已不再契合當下形勢;
還有的公司因研發項目眾多,在綜合評估后認為,當前的資金安排與項目推進節奏,同定增募資后的規劃存在沖突,導致定增不再是當下的最優選擇。
不過,根據歐林生物公告,終止定增后,疫苗研發生產基地技術改造項目仍按計劃有序推進。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A股醫藥持續反彈。在二級市場表現上,今年1月至8月底,歐林生物股價亦一路走強,期間累計漲幅已超195%。截至發稿,歐林生物報29.24元/股,較13.71元/股的定增價已經翻倍。
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歐林生物證券投資部。投資部工作人員回應稱,終止定增的相關緣由以公告披露信息為準。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此事是否與公司近期股價存在關聯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作出相關決策會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過度依賴大單品,競品圍獵格局漸顯
作為一家專注于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歐林生物目前已有3個產品成功實現商業化,分別是吸附破傷風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其中,核心產品吸附破傷風疫苗于2017年獲批上市,一舉讓歐林生物成為國內第一家生產和銷售吸附破傷風疫苗的民營企業。
銷售業績數據顯示,吸附破傷風疫苗已成為歐林生物絕對的營收支柱。2019年至2024年,該產品營收分別為1.3億元、2.91億元、3.93億元、4.38億元、4.63億元、5.358億元,占公司當期總營收的比重依次為72.57%、90.94%、80.6%、79.94%、93.32%、90.99%。
今年上半年,歐林生物的破傷風疫苗銷量持續增長,帶動公司實現總營收3.06億元,同比增幅達35.17%;歸母凈利潤為132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772.35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爆款產品撐起了歐林生物營收的大半壁江山,但也暗藏著不容忽視的市場隱憂,一旦行業競爭格局發生變動,對單一產品的過度依賴便可能成為制約業績的短板。
截至目前,華蘭生物(002007.SZ)、北京科興中維生物、國藥中生武漢公司都有同類產品獲批上市。今年2月,泰諾麥博的新一代“破傷風針”( I類新藥)也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
與此同時,康泰生物(300601.SZ)已于今年提交了吸附破傷風疫苗的上市許可申請并獲受理。
此外,康希諾生物(06185.HK)、智飛生物(300122.SZ)、艾美疫苗(06660.HK)、遠大賽威信等企業的相關產品均處于臨床在研階段。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歐林生物將如何應對,前述投資部工作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會繼續加大現有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同時加速新產品研發進程,以探尋新的增長點。
金葡菌疫苗則是歐林生物新增長曲線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產品。目前該產品已完成全部Ⅲ期臨床受試者入組,適應癥為閉合性骨科手術感染,歐林生物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開展了重組金葡菌疫苗臨床研究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全球ICU病房、創傷等場景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在WHO首次發布的12種致命耐藥細菌清單中被列為高度危險級別。
盡管默克、輝瑞等多家跨國藥企曾針對金葡菌疫苗開展人體臨床研究,但受疫苗組分、佐劑選擇、適應癥設定等因素制約,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尚未有金葡菌疫苗成功上市。
對于金葡菌疫苗的上市時間節點,歐林生物投資部工作人員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待臨床試驗總結報告等系列工作完成后,公司才能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該產品的上市申請,其獲批時間節點將取決于臨床試驗的進展情況。
歐林生物實控人之一、副董事長樊釩曾表示,據預估,我國醫院住院手術病人超5000萬人次/年,金葡菌感染率為5%-8%,按術后抗生素與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聯合給藥方法推算,僅這一市場理論規模便將超過百億元。產品適應癥還有望從骨科手術擴展到其他院內感染的適應癥,應用到整個醫院感染場景中。
金葡菌疫苗作為歐林生物的重磅在研產品,若成功上市毫無疑問將成為公司的另一增長極。但疫苗從申請生產注冊獲得受理到最終實現商業生產,還要經歷技術審評、生產現場核查、行政審批等多個環節,時間跨度通常2-4年之間,歐林生物最終能否如愿拔得頭籌,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