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擔任2024年至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以來,積極推動上合組織深化科技與創新合作。在中國愿景引領下,人工智能(AI)成為上合組織合作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8月29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開展城市參訪活動,組織中外媒體圍繞“天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主題,探訪了聯想(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
產業園為參訪代表們準備了極具未來感的歡迎儀式:兩位機器人“鼓手”站在紅彤彤的大鼓前,手持鼓槌精準揮動機械臂,有板有眼地擊鼓迎賓。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智能制造負責人趙天銓說,作為世界觀察天津綠色發展、讀懂中國智能制造的“窗口”,坐落在產業園內的聯想天津零碳智能工廠是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行業首家生態級“零碳工廠”及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也是天津濱海新區打造國家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核心區的創新地標。
在該產業園的高自動化智能筆記本生產線,記者看到,高速運轉的主板生產設備全程由智能化設備執行測試,兩個小時即可完成150余項產品測試。趙天銓介紹,該生產線全線自動化率超過85%,自動貼片機的元器件貼裝速度可達每小時17.2萬個,每塊主板上需要貼裝4000個以上的元器件,最小尺寸約為三分之一粒芝麻大小。聯想智能工廠不是個例,天津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先進制造業乃至未來產業發展已取得明顯成效。
作為上合組織數字合作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正推動人工智能在上合組織國家更多應用場景落地,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今年5月,2025中國—上海合作組織人工智能合作論壇在天津舉行,論壇發布了《中國—上合組織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建設方案》,邀請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建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圍繞夯實人工智能發展基礎、推動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產業合作對接、促進人才交流培育等方面加強務實合作,共同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普惠應用。
上合組織框架下人工智能領域合作的快速發展,正是上合組織自身合作領域不斷拓寬、新的合作機制不斷涌現的縮影。參加此次城市參訪活動的代表們認為,從天津再出發,上合組織必將展現更大作為、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