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醫療設備招標放緩沖擊醫療器械企業業績,去年12月以來,國內醫療設備招標開始復蘇。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國內兩大醫療器械巨頭業績出現分化。
8月27日、29日,邁瑞醫療(300760.SZ)和聯影醫療(688271.SH)先后發布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邁瑞醫療受去年招標下滑的影響,實現營業收入167.43億元,同比下降18.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69億元,同比下降32.96%。
而聯影醫療正在重回增長軌道,上半年實現營收60.16億元,同比增長12.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98億元,同比增長5.03%。不過,從增速來看,聯影醫療也還未恢復到2023年營收超23%、凈利潤超19%的同比增速。
實際上,醫療器械行業眾多企業上半年業績也還未復蘇。
做血管介入的心脈醫療(688016.SH)、做心血管和體外檢測設備的樂普醫療(300003.SZ)、做內窺鏡的澳華內鏡(688212.SH)都在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澳華內鏡在一季度出現虧損后,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76.52萬,同比大幅下滑。做影像類醫療器械的萬東醫療(600055.SH)上半年營收實現增長,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39.46%。
邁瑞醫療和聯影醫療是國內醫療器械雙巨頭,截至8月29日,二者市值分別為2943.69億元和1168.66億元。他們的業績表現,也被視為觀察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的窗口。目前來看,醫療器械在國內市場正在復蘇,但上市公司或許要到下半年才能看到業績拐點。
海外市場增速更高
從邁瑞醫療和聯影醫療兩家企業年中報來看,海外市場雖面臨宏觀環境變化等挑戰,但仍有更好的增長動力,上半年二者的海外業務營收表現好于國內。
財報顯示,上半年邁瑞醫療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39%,而國內業務收入同比下滑超過30%;同期,聯影醫療中國市場和海外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74%、22.48%。
兩大藥械龍頭在半年報中都提到海外市場高端產品的貢獻。邁瑞醫療表示,上半年國際業務增長得益于公司海外高端客戶群的持續突破、本地化平臺建設能力的逐步完善等,“預計從三季度開始國際增長將有所提速,其中國際體外診斷產線有望實現較快增長。”邁瑞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
聯影醫療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其海外市場訂單保持快速增長,國際客戶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在高端和創新產品領域,訂單質量和結構顯著優化。
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兩家公司的海外業務增速與去年相比稍顯疲態,邁瑞醫療去年國際市場營收同比增長21.28%,聯影醫療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超過35%。今年以來,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出海面臨一些外部壓力,如美國加征關稅、歐盟IPI法案(限制中國企業參與價值超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械招標)等,這些都導致國際業務拓展難度加大。
近些年國內醫療企業廠商正在加速出海計劃,上半年,邁瑞醫療國際業務營收占比已經提升至約50%,聯影醫療海外業務也提升至18.99%。
邁瑞醫療對于國際市場增長的邏輯是,國際市場空間廣闊,且其目前已布局的領域在海外市場市占率不高,未來還有巨大成長空間。
在2025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邁瑞醫療表示,未來長期國際市場都將引領邁瑞的增長。最核心的原因是國際市場容量是中國的4-5倍,而今年上半年其國際收入占比剛一半,國際業務的平均市占率還不到3%,其中體外診斷的市占率甚至只有1%。
國內市場在上半年仍有去年招投標放緩帶來的“余震”,聯影醫療在2025年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提到,市場招投標活動造成階段性影響,導致部分市場需求出現暫時性積壓,進而對國內收入構成一定壓力。
邁瑞醫療也有同樣解釋,其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去年12月以來醫療設備月度招標數據持續改善,但當前競爭更為激烈,導致從公開招標到收入確認的周期被顯著拉長,因此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實際對應的是去年招標的大幅下滑,疊加去年上下半年收入基數分布偏離的影響。
等待拐點
邁瑞醫療在業績說明會上稱,國內業務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國內市場第三季度將迎來重大拐點。
醫療器械行業的艱難時刻始于2023年下半年。2023年年中開啟的醫療行業整頓,導致公立醫院設備招標采購開始放緩;2024年上半年啟動的大規模醫療設備更新,讓一批有采購意愿的醫院選擇暫停招標,短期觀望新政落地。
這些影響一直持續到2024年底,邁瑞醫療自2017年到2022年連續6年營收保持20%以上高增長,但2023年營收增速放緩至15%左右,2024年進一步放緩至5%左右。聯影醫療在2024年出現營收、凈利雙降。
隨著醫療設備更新項目逐漸啟動,2025年上半年醫療設備招標活動迎來復蘇。
據眾成數科統計,2025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招投標整體市場規模超800億元,同比增長62.75%。具體到各細分領域,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設備、體外診斷設備、生命支持類設備等品類的招標規模都有大幅增長。
行業正在回暖,邁瑞醫療和聯影醫療接下來各有自身需面臨的挑戰。
聯影醫療聚焦醫學影像和放射治療設備,在高端醫學影像和放射治療領域,聯影醫療產品線覆蓋范圍與GE醫療、西門子醫療、飛利浦醫療等國際醫學影像廠商基本一致,其所處行業中低端產品市場已逐步實現替代,高端及超高端市場仍以進口品牌為主。
聯影醫療正不斷對上述國際巨頭發起挑戰,以取代其市場。但經歷在中國市場份額下滑后,跨國巨頭也在加速推動本土化措施,在中國建立“研產銷一體化”基地已成為趨勢。比如GE醫療全球品類最全的臨床診斷醫療產品生產基地就在中國,今年7月,該公司在成都的高端產業化基地正式投用。
而邁瑞醫療作為“醫械一哥”,在很多細分領域市占率已經很高,公司也在經歷增長換擋。
與聯影醫療不同,邁瑞醫療旗下有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體外診斷類產品(IVD)、醫學影像類產品三大主營業務產品線。
此前多年,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一直是邁瑞第一大營收來源。該板塊的監護儀、麻醉劑、呼吸機等很多品類,邁瑞醫療市占率都已是全球前三,隨著國內醫療機構對這些產品的保有量趨于飽和,市場需求放緩。2024年,該產品線市場規模縮水,對邁瑞的營收貢獻退居第二。
體外診斷被邁瑞醫療視為新增長引擎,去年該業務收入貢獻超過生命信息與支持,成為邁瑞第一大營收支柱。
不過,當前體外診斷正面臨量價齊跌的挑戰,該業務營收增速從此前超20%下降至2024年的10.82%,今年上半年變為同比下滑16.11%。
邁瑞醫療在今年4月的投資者活動中表示,體外診斷是國內三條產線中面臨政策影響最密集的一條,集采、DRG、檢驗結果互認、檢驗收費價格調整等政策都與IVD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例如DRG、檢驗結果互認導致部分項目出現試劑用量下滑,檢驗收費價格調整也使得試劑價格承壓。
邁瑞希望在體外診斷領域加速提升高端市場份額,獲得更多增長。邁瑞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于今年底發布全新一代高速化學發光和生化分析儀以及配套的流水線,其計劃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做到核心項目的競爭力全面對標國際巨頭,同時做到試劑成本大幅下降。
在體外診斷高端設備領域,邁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羅氏、雅培、西門子等跨國巨頭在化學發光領域布局多年,占據中國化學發光大部分市場份額。而邁瑞表示,公司在體外診斷核心業務如化學發光、生化、凝血在國內的平均占有率僅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