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新華錦(600735)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利潤“雙降”。
相比于糟糕的業績,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同時披露了收到青島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余額達4.06億元,且公司財務負責人未在半年報“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確認意見上簽字,青島證監局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此前公司已經收到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
營收、利潤雙降
公開資料顯示,新華錦總部位于青島,系新華錦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公司起家于外貿,主營發制品與紡織服裝等出口業務,并拓展跨境進口電商;近年依托青島森匯、青島海正等資源推進石墨新材料板塊,同時探索養老大健康等多元化布局。
2025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各項財務指標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營業收入6.69億元,同比下滑24.92%;歸母凈利潤1287萬元,同比下滑39.45%;扣非歸母凈利潤531萬元,同比下滑73.61%;經營性現金流凈額7726萬元,同比下滑19.06%;每股收益0.03元,同比下滑39.5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僅為0.9446%,同比下滑0.62個百分點。
另外,半年報披露當期非經常性損益合計約756萬元,其中含政府補助約249萬元等,而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僅為1287萬元,表明利潤對非經常性項目存在一定依賴,扣非利潤的大幅下滑也恰恰說明公司當前主業承壓。
控股股東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觸發監管
就在半年報披露當日,新華錦發布公告稱收到青島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其中表示:截至半年報披露日,控股股東新華錦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余額4.06億元,青島證監局對公司、新華錦集團及實控人張建華作出責令改正,要求自收到決定之日起6個月內歸還全部占用資金,并記入誠信檔案。上市公司同時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根據上交所規則,若1個月內未清收被占用資金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6個月仍未清收將停牌;停牌后2個月仍未整改將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再2個月仍未整改將終止上市。8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關于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以及財務總監未簽署確認意見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
除了資金占用和財務負責人未簽字外,新華錦還在半年報中披露了幾起其他的經營與法律風險。
由新華錦控股60%的子公司上海荔之,因在業績補償期內未完成業績承諾,其董事長王荔揚、總經理柯毅需向公司支付業績補償款1598萬元,但截至報告日,公司尚未收到這一補償款及利息,并表示將通過訴訟手段收回。
另外,公司石墨新材料業務相關項目推進不及預期,根據 2023 年公司收購新材料公司股權的相關約定,新華錦集團承諾并確保海正石墨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生產經營所需的全部資質證照、批復文件并具備開工條件,但目前資質證照辦理進度未達預期,存在無法在預定期限內開工生產的風險。
此外,由于發制品/紡織外銷受海外需求與貿易規則約束,跨境進口電商受平臺生態與流量成本約束,行業競爭與合規成本抬升仍將延續,公司面臨較大的外部風險。
對新華錦而言,4.06億元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財務總監未簽字無疑是對公司治理與信用的挑戰,能否實現清收兌現及其資金回籠路徑的真實落地,并恢復“可審計、可確認”的財務治理秩序,才能真正解決半年報中顯現的經營承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