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一則人事任免通知,讓原本不太起眼的中建四局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
近日,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召開干部職工會議,中國建筑集團宣布關于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調整的決定,周圣接任中建四局黨委書記、董事長。
此外,因年齡原因,易文權不再擔任中建四局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馬義俊不再擔任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職務。
至此,47歲的周圣也成為中建八大工程局中最年輕的“一把手”。界面新聞發現,目前中建四局官網的管理團隊頁面也已更新,第一行換上了周圣的相片及職務信息。
“中建八子”最年輕一把手
在中國建筑集團,中建四局雖為中建集團旗下重要工程局,但相比中建三局、中建八局、中建二局等“明星”單位,其過往在市場視野中并不十分突出。
此次人事調整,標志著中建四局領導班子迎來新的變革,同時也引發業內對于中建集團整體戰略布局的諸多思考。
周圣畢業于重慶大學,在建筑領域履歷豐富。他曾歷任中建阿爾及利亞經理部第四事業部總經理,中建阿爾及利亞公司總經理、黨工委書記、董事長,后于2023年擔任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中建阿爾及利亞是中建集團在中東北非的重要分支機構。在海外工作期間,周圣主導了阿爾及爾機場新航站樓、阿爾及爾大清真寺等多個大型項目,積累了豐富的海外項目管理經驗。
據了解,他還憑借出色的業務能力以及精通英語、法語的語言優勢,使他在國際項目運營中表現卓越,提升了中建集團在非洲市場的影響力。
而在中建三局期間,周圣迅速完成了從海外業務到國內工程局管理的角色轉換。他深度參與了三局的重大項目決策,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尤其在推進新能源基建、智慧建造、優化區域市場布局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現在,中建三局旗下的中建壹品已成為全國“黑馬”房企。
因此,此次周圣履新中建四局董事長,并不意外。
在8月4日,中建股份發布任命公示,宣布周圣擬任中建股份二級機構第一責任人。當時,業內認為,中原建四局一把手易文權已超齡服役一年多,周圣的下一站大概率是前往四局接棒一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圣之前,易文權也曾擔任中建三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并于2018年擔任中建四局董事長、黨委書記,直到今年8月15日官宣職務調整。
現在,在整個中建體系,周圣可以說是最年輕的工程局掌舵者。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指出,“當下,建筑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中建四局也面臨著一系列發展困境,急需注入新的活力。”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中建四局營收1295.15億元,歸母凈利潤5.84億元,雖同比增長24%,但資產負債率高達87%,應付賬款高達815億元,現金短債比僅0.52,流動性壓力明顯。
而且,中建四局的業務結構存在明顯傾斜,房屋建筑業務占比超過七成,在利潤率相對更高的基礎設施、新基建等領域投入有限、布局不足,綜合實力在中建八大工程局中處于中下游水平。
業內認為,這名47歲的掌舵人,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在不同崗位積累的能力,有望為中建四局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變革動力。
八子爭鋒,四局追趕
近幾年,房地產行業面臨深度調整,市場格局發生劇烈變化。不少民營房企因資金鏈斷裂陷入流動性困境,紛紛縮減投資、放緩擴張步伐。
而以中建集團為代表的央國企則憑借資金實力雄厚、融資成本低等優勢,順勢崛起,成為市場中的重要力量。其中,中建二局、三局、八局、七局等旗下工程局在公開市場積極投資拿地,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2024年,中建三局旗下的地產開發品牌中建壹品實現506億元的銷售額,穩居規模房企前20名之列。同時,中建八局旗下的地產開發平臺中建東孚,也以425億元的銷售額位列規模房企前22名。
此外,中建一局和中建二局旗下的地產開發平臺中建智地與中建玖合,在2024年的銷售額均超過200億元,成功躋身銷售榜單前50。
中建五局旗下中建信和,總部位于長沙,2024年銷售額145.5億元,位列中國房企銷售額排行榜第69位;中建七局的中建七局地產,總部位于鄭州,已進駐河南、福建、陜西、安徽、江蘇5省13個城市,2024年銷售額72.1億元,位列中國房企銷售額排行榜第110位。
中建六局的中建地產(天津),總部位于天津,2024年銷售額為55億元。目前,在西安開發的項目為高新CID板塊的中建悅廬。
進入2025年,各局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開啟了新一輪較量。
總部位于上海的八局,奮起直追,在上海直接斥資81.95億元拿下寶山區W12-1301單元內的一組組合地塊,由六幅地塊構成,包含一宗250米超高地標商辦塔樓地塊,形成約9.87公頃的大體量一體化開發區。
不僅要拿地,八局在人事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調整。
今年3月,孫士東任中建八局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在局總部換人之際,中建八局旗下的房地產業務——中建東孚,也發生了人事變動。中建東孚原董事長左臣華被調離,由盧丙磊接任。
剛當上八子中“銷冠”的三局,2025年并不打算放緩腳步,反而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在房地產及建筑市場開疆拓土。近日,中建壹品又以22.57億元的代價成功獲得楊浦定海社區I9-01地塊(大橋街道90街坊)。
二局也不例外,在北京通州區,一宗體量超26萬平方米的“巨無霸”組團地塊,中建玖合以74.91億元將地塊收入囊中,成為北京通州區的新總價“地王”。
一局的中建智地也將籌碼押注在北京。今年4月,中建智地聯合體以126億元摘得北京朝陽區一宗地塊。
中建四局目前仍延續此前的低調步伐,投資謹慎。今年2月,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1.01億元拿得廈門湖里區一宗商業/辦公用地;更早之前,去年12月,中建四局城發競得廣州市花都區大陵北安置商品房地塊,成交價4.568億元。
界面新聞了解到,中建四局城發成立于2006年,是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旗下的城市投資開發運營服務平臺,前身為中建地產廣州有限公司(簡稱“中建地產廣州”)。2023年9月,中建地產廣州正式更名為中建四局城發。
不同于一局、二局、三局、八局發力北京上海,中建四局將重心放在廣州,“謹慎拓展房地產業務,未來將聚焦廣州為主的核心城市及區域。”
當前,中國建筑集團也面臨增長壓力。
根據其發布的2025年1-6月經營情況簡報顯示,今年1-6月,中國建筑新簽合同總額達2.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9%。但具體到地產業務,中國建筑合約銷售額為1745億元,同比下降8.9%;合約銷售面積為63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
中建四局作為中建集團成員,再不追上其他局的步伐,可能更難立足。
周圣的到來,似乎帶來了扭轉局面的希望。業內認為,接下來四局或許會加快業務轉型步伐,借助集團資源和自身區域經驗,在基礎設施和新業務領域實現實質性突破。
其官網最新發布的董事長致辭透露了三大改革方向。首先堅持戰略導向。周圣提出,在集團內率先啟動并完成面向“十四五”的“2+5”戰略規劃,明確“南進聚焦戰略”,確立“一主兩翼多點支撐”的市場布局;重塑企業管理體系,發布“四個決定”,開展“三個專項治理”,出臺標準化管理1.0版。
其次,優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規范并統一了勞動關系、崗位標準、職級標準、薪酬管理、福利津貼、績效管理標準,具有較大競爭力的福利待遇優勢;周圣表示,要致力于組織與員工崗位的績效考核全覆蓋,注重考核結果兌現,極大激發項目創造力和員工積極性。
第三,追求“精益”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在“八子爭鋒”的格局中,中建四局要實現從“落后”到“追趕”的跨越,需要在戰略層面進行深刻調整。
“一方面要加快業務結構轉型,加大對基礎設施、新基建領域的投入,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要優化財務結構,降低負債水平,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還需打破區域局限,在鞏固華南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外部市場空間。”上述人士指出。
毫無疑問,這場突圍之戰,無時無刻不考驗著新領導班子的智慧與魄力。